中國Biotech正站在細胞療法原始創新最前沿,每探索一小步,都帶動行業邁出歷史性一步。
科濟藥業5月12日披露的早研臨床數據顯示,其通用型CAR-T技術平臺迭代升級后進步顯著,基于此平臺開發的BCMA CAR-T產品CT0596驚艷亮相,在溫和的清淋劑量下實現優秀的療效:60%可評估患者僅4周即達到嚴格的完全緩解/完全緩解(sCR/CR),意味著所有可檢測病灶被快速清除,而且所有sCR/CR患者均在持續緩解中,包括已完成第4個月訪視的首例患者。
CT0596療效接近自體CAR-T,在持久性上也看到較好的苗頭。
作為全球實體瘤CAR-T、通用型CAR-T的雙料王者,科濟藥業在每一輪技術賽跑中都沖鋒在前,舒瑞基奧侖賽(Claudin18.2 CAR-T)有望成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實體瘤CAR-T產品,首款通用型CAR-T產品也有望在5年內上市。
01
平臺能打
通用型CAR-T是細胞療法從天價變白菜價的必由之路,真正使貴族藥能夠像傳統藥物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詳見2024年11月《CAR-T如何變白菜價?》)。
曙光已現,科濟藥業靶向BCMA的通用型CAR-T CT0590的IIT數據,2024年在ASH年會上披露數據顯示,2例完全緩解的患者均實現了20個月及以上的持久緩解,這在以往通用型CAR-T的報道中是沒有先例的。
全球隨即進入通用型CAR-T時間,2024年11月下旬,諾華、武田、羅氏相繼發生涉及通用型CAR-T技術的交易,尤其是羅氏以總價值15億美元收購Poseida最為矚目。
技術平臺是創新之源。Poseida被MNC看中的亮點在于其專有的基因編輯平臺,包括設計、開發和制造富含同種異體Tscm的CAR-T療法的全套非病毒技術。
然而,Poseida的首發管線P-BCMA-ALLO1可能還不成熟,這是一款同種異體BCMA CAR-T細胞療法,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在I/Ib期臨床研究(NCT04960579)中,僅有11%的患者實現完全緩解(CR)或嚴格完全緩解(sCR)。P-BCMA-ALLO1反應的持久性仍是未知數,這是同種異體CAR-T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
相比之下,科濟藥業的通用型CAR-T技術平臺可能更具獨特優勢,并且升級到next level。
科濟藥業基于自研的THANK-uCAR?通用型CAR-T技術,開發出升級版的THANK-u Plus?平臺,以克服NKG2A表達水平對療效可能的影響。在不同NKG2A表達水平NK細胞的存在下,THANK-u Plus?均可持續擴增,并且擴增水平較THANK-uCAR?顯著提升。動物實驗顯示,THANK-u Plus?在NK細胞存在下的抗腫瘤療效顯著優于THANK-uCAR?。在此平臺下的通用型BCMA CAR-T、CD19/CD20雙靶CAR-T在NK細胞存在時,都顯示出極強的抗腫瘤療效,表明該平臺可廣泛用于多種通用型CAR-T細胞的研制。
科濟藥業正在開發使用THANK-u Plus?平臺的一系列通用型CAR-T細胞產品,以期提高CAR-T細胞的擴增、持久性及療效,靶向BCMA的通用型CAR-T細胞注射液CT0596即為其中之一。基于新平臺開發的管線還有靶向CD19/CD20用于治療B細胞相關血液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KJ-C2219、用于治療實體瘤的KJ-C2114、靶向NKG2DL用于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其他惡性腫瘤及細胞衰老的KJ-C2526。
02
初試鋒芒
CT0596目前正在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或復發/難治性漿細胞白血病(R/R PCL)中開展一項早期探索性臨床研究。
截至2025年5月6日,此項臨床研究已經完成8例至少經過三線治療后的R/R MM患者的細胞輸注,所用清淋方案為FC方案(氟達拉濱22.5-30 mg/m2,環磷酰胺350-500 mg/m2),在最長4個月的隨訪中觀察到患者總體耐受性良好,無劑量限制性毒性(DLT)、≥3級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免疫細胞治療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ICANS)、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不良事件發生,無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
5例患者已完成首次第4周的療效評估,其中3例(60%)總體療效評估達到嚴格的完全緩解/完全緩解(sCR/CR),4例(80%)獲得骨髓微小殘留病(MRD)陰性;2例獲得第14天的早期療效觀測數據,可測量病灶的下降幅度即分別達到92%和65%以上;另外1例患者尚未達到方案規定療效監測時點。
縱向與自家產品對比。CT0590首次人體I期試驗入組5例受試者,其中2例(40%)達到嚴格的完全緩解(sCR),CT0596初步體現出平臺升級帶來更大的臨床獲益;CT0596清淋劑量相比上一代CT0590(氟達拉濱30mg/m2,環磷酰胺500mg/m2)也有降低,而初步療效數據更優。
橫向與全球競品對比。Poseida核心管線P-BCMA-ALLO1療效高度依賴環磷酰胺的預處理劑量水平(研究結果發現:患者體內CAR-T細胞的擴增和持久性高度依賴于環磷酰胺的調節劑量,500mg/m2和1000mg/m2調節劑量的P1臂和P2臂患者隊列中的血液P-BCMA-ALLO1水平遠高于300mg/m2環磷酰胺隊列[S臂,n=20];S臂的患者臨床緩解不如P1或P2臂),清淋劑量偏高,選擇后續開發的清淋劑量為氟達拉濱30 mg/m2,環磷酰胺為750mg/m2,但CR/sCR率仍然偏低;Allogene用于治療R/R MM的同種異體BCMA CAR-T細胞療法ALLO-715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接受氟達拉濱、環磷酰胺和抗CD52抗體ALLO-647聯用的淋巴細胞清除方案后接受劑量為320 x 10^6 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亞群(n=24)中,僅有25%的患者達到CR或sCR。
科濟藥業有望成為通用型CAR-T的破冰者。基于已獲得的初步安全性及有效性數據,CT0596用于R/R MM患者總體耐受性良好,在所有預設劑量組都觀察到了CAR-T細胞的擴增,并出現了令人鼓舞的療效信號,在R/R MM、其他漿細胞腫瘤以及自身反應性漿細胞驅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值得進一步探索。公司會在后續學術大會上分享更詳實的臨床試驗數據,預估下半年提交CT0596的IND申請。
CT0596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大樣本、更長隨訪來驗證,基于CT0596相當于CT0590PLUS版的邏輯,其潛力有望隨著時間而釋放,依托持續進化的技術平臺,科濟藥業也有望把一系列通用型CAR-T推進到成熟商用的階段。
中國頭部Biotech將越來越多投身高難度創新,勢頭喜人,值得我們給予更多長期主義的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