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空軍司令加瓦德中將就低調訪華
印巴停火協議剛一簽署,埃及空軍司令加瓦德中將就低調訪華,專程出席埃軍與中航技合作45周年紀念活動。這次訪問的重頭戲,是加瓦德提出希望考察中國最新的殲-35隱身戰斗機。隨行記者拍到他仔細觀看殲-35模型的畫面,消息傳回中東后,以色列立刻如坐針氈——這個在中東空域獨霸隱身優勢多年的國家,終于意識到自己的空中霸權正在面臨實質性挑戰。
埃及空軍的困境其實由來已久。作為中東地區裝備規模最大的空軍之一,埃及目前仍有228架F-16戰機在役,但其中大部分是上世紀80年代生產的Block40版本,服役超過40年,航電和武器系統早已落后于時代。盡管埃及后來引進了54架法制"陣風"戰機,但面對以色列空軍的F-35I隱身戰斗機,這些四代半戰機依然處于絕對劣勢。
更麻煩的是,美國長期限制向埃及提供先進的AIM-120中距導彈,導致埃及的F-16連基本的超視距作戰能力都不完整。這種"被卡脖子"的滋味,讓埃及空軍深刻體會到裝備來源單一的風險。
埃及看上中國戰機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埃及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從1979年首次引進殲-6戰機開始,中埃軍事合作已有45年歷史。近年來,埃及多次考察中國裝備:2024年8月,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殲-10C飛越金字塔;2025年4月,中埃舉行"文明之鷹-2025"聯合訓練,中國空軍派出殲-10C、空警-500預警機等精銳機型參演,讓埃及直觀感受到中國空戰體系的實戰效能。這些鋪墊最終促成了加瓦德此次訪華——他不僅參觀了殲-10C的飛行展示,更明確提出要考察殲-35隱身戰斗機。
殲-35的技術優勢確實讓以色列感到芒刺在背。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機,殲-35采用隱身優化設計,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僅0.01平方米級別,比以色列F-35I的0.05平方米更小。其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配合射程150公里的PL-15E遠程導彈,可在以色列F-35I的攻擊范圍外發起打擊。
更關鍵的是,殲-35具備與空警-500預警機協同作戰的能力,這種體系化作戰模式正是埃及空軍最缺乏的。如果埃及獲得殲-35,將徹底改變中東空域的力量平衡——以色列F-35I此前憑借隱身優勢對周邊國家形成的"單向透明"局面,很可能被打破。
以色列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
內瓦提姆空軍基地作為以色列F-35I的主要部署地,長期承擔著對伊朗、敘利亞等國的威懾任務。一旦埃及裝備殲-35,以色列的F-35I在執行任務時將不得不面對同代隱身戰機的攔截,其空襲行動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更令以色列擔憂的是,埃及若成功引進殲-35,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同樣被美國禁止購買F-35,這些國家很可能效仿埃及,轉而尋求中國五代機。這種趨勢若持續下去,以色列在中東的空中優勢將被徹底瓦解。
對埃及而言,選擇殲-35也是無奈中的必然。此前埃及試圖從俄羅斯引進蘇-35,但在美國制裁威脅下被迫放棄;采購F-35的請求又被美國以"不符合戰略利益"為由拒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成為唯一能提供五代機且不附加政治條件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印巴沖突中展現的裝備可靠性讓埃及信心大增——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配合PL-15導彈,在實戰中取得了對印度"陣風"戰機3:0的壓倒性勝利,這種"實戰背書"比任何宣傳都更有說服力。
目前,埃及尚未正式簽署殲-35采購協議,但加瓦德此次訪華釋放的信號已經足夠強烈。以色列對此的反應也耐人尋味:《耶路撒冷郵報》在報道中罕見地使用了"噩夢成真"這樣的措辭,而以色列國防軍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軍方正在評估埃及獲得殲-35后的應對方案,包括加速F-35I的升級和加強與美國的情報共享。
可以預見,這場圍繞殲-35展開的博弈,將成為重塑中東軍事格局的關鍵事件。正如巴基斯坦在印巴沖突中深刻體會到"關鍵時刻只有中國靠得住"一樣,埃及的選擇同樣印證了一個道理:在國際博弈中,真正的戰略自主往往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和過硬的裝備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