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管部門最新統計,2021年到2024年,我國摩托車保有量穩步增長。到2024年底,摩托車保有量達到8576萬輛,摩托車消費已經不單是代步出行,還成為休閑社交的方式。
閑暇時光外出騎行
北京的秦女士是一名新媒體編導,同時她也是一名摩托車騎行愛好者,在節假日的閑暇時光,她經常會和車友們約著一起外出騎行。
在摩托車騎行愛好者眼里,騎車不僅是一種休閑活動,更是一種放松解壓的方式。
近年來,年輕人駕駛摩托車組隊出行,這也是他們擴大社交圈子的一項活動。
青年摩托車駕駛人
萬人事故數量高于汽車
摩托車商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排量在250立方厘米以上(不包括250立方厘米)的大排量休閑娛樂摩托車銷量為75.66萬輛,同比增長42.97%。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安全研究部副研究員 王秋鴻:高速增長的背后,一方面是因為對摩托車的消費需求從“代步”向“娛樂”升級,而大排量的摩托車因為炫酷的外形和駕駛體驗,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在當下新媒體時代,許多廠商也通過短視頻平臺來培育市場,推動摩托車文化不斷發展,也進一步刺激了大排量摩托車的消費需求快速釋放。
不過,由于摩托車的自身特點,從事故情況看,年齡在18歲至35歲的青年摩托車駕駛人萬人事故數遠高于汽車。2024年,青年摩托車駕駛人萬人事故數是汽車的2.58倍。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安全研究部副研究員 王秋鴻:一方面,摩托車不像汽車有外殼的防護,一旦發生事故,摩托車的騎行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傷害。另一方面,許多摩托車騎行者傾向于用摩托車來進行競速、炫技等。這些危險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事故的后果。
摩托車駕駛
文明與安全同行
據統計,2024年因駕駛摩托車發生的一般事故占青年駕駛人交通事故總量的16.6%,同比上升7.66%。
交管部門提醒,多元的摩托車文化需要建立在安全有序的基礎上。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安全研究部副研究員 王秋鴻:一是要佩戴好防護裝備,特別是安全頭盔,在關鍵的時候,防護裝備可以減少人體受到的傷害。二是要控制好方向和車速,特別是不能有雙手脫把的行為,也不要飆車,不要追逐。三是要保持車輛原裝,不要隨意改裝,改裝后的車輛性能也會受到影響。四是文明騎行,像炫技“炸街”行為其實既擾民又不安全,對騎行摩托車產生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也會依法進行打擊。
(總臺央視記者 李珺 曹筱征)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