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此前媒體報道的“盒馬鮮生無抗雞蛋檢出獸藥超標”事件,涉事雞蛋供應商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回應稱,經山東省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復檢,同批次產品檢測結果合格。
此前,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5月8日公布的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專項抽檢通報中,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保潔無抗鮮雞蛋(生產日期/批號:2025/2/17,規格:1.59kg/盒)被檢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殘留超標,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
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月20日,該局對盒馬濰坊店產品進行抽檢時,上述批次雞蛋被檢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不符合國家標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地美硝唑為蛋雞產蛋期禁用藥物,長期攝入可能導致致癌、致畸、致突變風險;甲氧芐啶殘留超標則可能引發過敏反應、頭暈、貧血等癥狀。然而,監管部門向盒馬濰坊店郵寄抽樣結果通知書后,因該門店為新開門店,負責人經驗不足且業務繁忙,未能在七日內提交復檢申請,導致系統于5月8日自動判定該批次產品不合格。
小町蛋業在回應中強調,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同批次產品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復檢,結果顯示合格,并出具了相關證明文件。此外,盒馬其他區域門店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亦對同批次留樣產品送檢,均未發現問題。小町蛋業方面表示,公司將配合監管部門進一步排查生產、運輸、銷售環節,確保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關注度提升,“無抗雞蛋”因宣稱“無抗生素殘留”成為市場新寵,價格較普通雞蛋高出1-2倍。然而,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顯示,雞蛋中抗生素、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仍時有發生。業內人士指出,部分養殖場為追求經濟效益,可能違規使用獸藥以提升產蛋率或防治疾病,而雞蛋中藥物殘留需一定時間代謝,若未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易導致殘留超標。
此次事件中,地美硝唑作為蛋雞產蛋期禁用藥物,其殘留超標尤為敏感。公開資料顯示,地美硝唑具有“三致”危害(致癌、致畸、致突變),長期攝入可能對人體肝腎功能造成損害。甲氧芐啶雖為合法獸藥,但其在雞蛋中的殘留量超過安全標準,可能源于養殖過程中用藥過量或加工環節清洗不徹底。
截至目前,盒馬鮮生尚未就此事發布官方聲明。但據接近盒馬的人士透露,公司已對涉事批次產品進行全面下架處理,并啟動內部自查機制,重點排查供應商資質、生產流程及門店管理環節。盒馬方面此前曾多次強調,其“無抗雞蛋”需通過30余項檢測方可上架銷售,此次事件暴露出新開門店在流程管理上的漏洞,公司將加強員工培訓,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食品安全專家指出,此次事件中,監管部門初檢與復檢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檢測方法、樣品保存條件等因素有關。消費者無需因個別批次問題對“無抗雞蛋”整體失去信心,但需關注產品是否通過權威機構檢測,并留意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同時,專家呼吁監管部門進一步細化獸藥殘留檢測標準,加強對養殖、加工、流通全鏈條的監管,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