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萬粉絲網紅“是小念噢”疑似遭到勒索后自殺去世的信息引發關注。5月13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自殺離世系故意編造,在評論區自導自演跟評。
(5月13日央廣網)
百萬粉絲網紅“是小念噢”上演的“遭勒索自殺”鬧劇,隨著警方的一紙通報,揭開了荒誕真相。18歲網紅孫某通過虛構死亡、偽造勒索情節,在評論區自編自導制造話題,將互聯網空間變成了博眼球的“表演舞臺”,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下部分網紅群體為流量不擇手段的病態生態。
流量經濟之下,“關注度=經濟收益”的公式被無限放大,部分網紅將內容創作異化為“流量賭博”。孫某編造自殺悲劇,正是利用公眾對生命的敬畏、對勒索惡行的義憤,精心設計出極具沖擊力的“情感陷阱”。評論區中虛假的“親友哭訴”、繪聲繪色的勒索細節,無一不是精準瞄準大眾的同情心與獵奇心理,將悲劇變成收割流量的工具。
這種行為折射出的,是網絡空間中“扭曲價值觀”的集體失范。當“黑紅也是紅”成為創作信條,當謊言比真相更能引發關注,網絡內容生態便陷入惡性循環。從早前的“擺拍貧困賣慘”到如今的“偽造死亡悲劇”,越來越多網紅選擇用極端手段制造爭議,將互聯網變成充滿謊言與欺騙的“名利場”。這些行為不僅消耗公眾信任,更在潛移默化中侵蝕著社會的價值底線,讓善良與同情心成為可被利用的“廉價資源”。
網絡平臺作為內容傳播的“守門人”,更應承擔起主體責任。一方面,需利用技術手段提升內容審核能力,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高風險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違規行為的快速響應機制,對不實信息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此外,平臺還應優化流量推薦算法,降低對爭議性、低俗化內容的曝光權重,引導創作者回歸優質內容創作。
而廣大網民作為網絡生態的參與者,也需增強辨別力與法治意識。面對未經證實的信息,保持理性思考,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同時,積極行使監督權利,對可疑內容主動舉報,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環境。
網紅自導自殺鬧劇的落幕,不應只是一場輿論風波的平息,更應成為重塑網絡生態的契機。當流量褪去“濾鏡”,當法律利劍高懸,唯有堅守真實、誠信的價值底線,才能讓網絡空間真正成為傳播正能量、凝聚社會共識的平臺。
網紅自導自殺鬧劇,流量的“潘多拉魔盒”該蓋上了,別等“扭曲的價值觀”自毀前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