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廣汽三年‘番禺行動’落地顯效的元年,廣汽將聚焦‘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守安全先行、智能為擎,加速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引領AI出行變革新時代。”
對于未來,當廣汽集團給自己提出了如此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市場頻繁的震蕩,倒也讓廣汽真切了解到了轉型的壓力究竟有多大。
整個4月,廣汽集團的終端銷量落在了13.8萬輛。從現實因素上看,市場高強度內卷所帶來的沖擊,還是很顯著的。但細分到各級子板塊,廣汽的韌性未必全丟。尤其是在“穩合資”的戰略層面,由廣汽豐田牽頭的合資大反攻,幾近成了最近這段時間里,行業內最熱的話題。
3月初,作為廣汽豐田打響電動化反擊戰的第一槍,鉑智3X以低價高能的形象,一舉在市場上贏得了廣泛認可。到了今天,不管是其累計交付量超過了1萬輛,還是在整個合資新能源銷量榜單中占據榜首位置,可以說,鉑智3X都給了合資一雪前恥的極大信心。
而于廣汽集團來說,受制于各級市場涌現的波動,當苦戰的焦慮在內部蔓延,鉑智3X帶給廣汽豐田的積極一面,自然也適時讓集團自上而下產生了新的勢能。
或給予同為合資公司的廣汽本田一定的借鑒意義,或從源頭改善集團對于消費趨勢的洞察,這款新車都能算作是廣汽三年「番禺行動」下重啟內驅力的最新觸點。
鉑智3X讓廣汽合資揚眉吐氣
從去年開始,因為一些不符時代發展的操作,人人都在說,合資企業的發展已經和中國車市的大背景脫節了。更有大量突然闖入汽車圈的野蠻人宣稱,屬于合資的舊時代將就此謝幕。
但有意思的是,自進入2025年,從各大合資公司官方下場加入價格戰,到圍繞中國用戶的真實需求,拿出些中國味十足的新能源車,譬如:日產N7(參數丨圖片)、馬自達EZ-60、本田S 7/P7以及仍在忙于交付的豐田鉑智3X,估計誰都沒想到,合資真要拼起命來,是真不留余地啊!
而在鉑智3X這款車于3月初上市時,從中日雙方高層直面市場對于豐田車的使用吐槽,到給這樣一款水桶型電動SUV定出個10萬出頭的起售價,其實在外界看來,這些都是有意識地在說明,對于反攻,2025年的合資不再是行業“小透明”了。
當然,說穿了,在這個亂世下,以鉑智3X為代表的合資新能源車,看似是以中國企業最擅長的方式給了行業一次次小小的震撼。
事實上,不管是誰,一旦真正愿意俯身傾聽中國用戶的心聲,或是拿出最具殺傷力的產品力進行“田忌賽馬”,其結果總不會像往常那樣令人不安吧。
是“造一款豐田心中中國消費者需要的電動車”,還是“造一款中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豐田牌電動車”,別管這樣的課題是否有趨同,本質上,在廣汽豐田的研判下,沒什么比造電動車加以屬地化運作,更恰逢其時了。
尤其是在鉑智4X上市后即陷入沉寂的背景下,豐田需要很清楚,再開發新的電動車可是離不開中國團隊的貢獻。
在一些講究的地方,鉑智3X的確還有些進步的空間,但很明顯,當豐田選擇將Momenta和華為納入自己的朋友圈,其銷量還是能讓人有個大致的預期。
也就是說,和過去相比,鉑智3X上市即收獲萬張訂單,為保交付,廣汽豐田南沙工廠單辟的第五生產線都得連軸轉,還挺讓人意外的。但眼下來看,這些不同以往的表現冥冥中都有著自己的定數。
眾所周知,在取得階段性成功后,廣汽豐田會乘勝追擊在鉑智7這款新車上拿出更有魄力的完美方案,可在此期間,廣汽豐田可沒有時間放松警惕。中國車市一天一個變化的發展節奏下,鉑智3X需要在形勢向好之余,給整個合資陣營注入新的動力。
而從鉑智3X身上,同在廣汽體系下的廣汽本田,勢必也要學習到精髓。對于廣汽來說,“穩合資”可不是單指廣汽豐田能審時度勢地迎合中國用戶的口味。作為僅剩的合資支點,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缺一不可。
4月終端銷售上,廣汽豐田的60,038輛和廣汽本田的23,496輛,一對比所能呈現的東西,相信我們也不用多說什么了。在鉑智3X的帶動下,本田P7唯有篤定向前。
壓力給到廣汽大自主
經過前4個月的戰場洗禮,撇開合資公司的覺醒,還是必須承認,包括廣汽在內的所有汽車企業都嘗到了行業無盡內卷的苦。
數據上,無論是集團一季度財報給出的營收和利潤,還是銷量走勢,都很真實地表現出了這一點:市場變化太快,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陡然上升。
按品牌來算,廣汽集團旗下主要的四大主體中,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和廣汽本田無疑是這一輪競爭下最大的承壓者。批售層面,分別交出的24,650輛、23,408輛和18,491輛成績,均體現了市場競爭下各家對用戶的把握,還有著很大的進度空間。
是的,在同比數據上,相比廣汽本田和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表現還是要穩定些,但對于廣汽而言,就沖3年時間要讓自主陣營達200萬輛/年的目標,此刻的銷量成績仍是需要盡力改善的。
也就是說,在傳祺維持現有定位和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廣汽埃安或將承擔起大部分屬于廣汽大自主拿捏市場的使命。
今年,隨著集團內的組織架構完成扁平化管理的重組,對于原有的埃安體系,集團很堅定地要將昊鉑和埃安子母關系進行糾正,指派新的領導班子平行運作這兩個品牌,就是意在給整個自主新能源發展,創建出最無障礙的前進路徑。
《星靈智行行動計劃暨昊鉑HL預售發布會》上,廣汽也對外界喊出了,“未來三年對昊鉑品牌全力支持,承諾不設上限”的宣言。
與此同時,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還明確指出,廣汽集團將傾注其頂尖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助力昊鉑品牌的發展,并堅信昊鉑將崛起成為中國高端市場的佼佼者。
很明顯,這一系列舉動落實的背后,都是集團誓要借“昊鉑”之名,在埃安的基本盤上完成新一輪的品牌和體系的建設。
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對比其他同類新能源子品牌,昊鉑在前期落子市場時或多或少地走了不少彎路。只能說,在集團頂著極大壓力將資源全力向昊鉑傾斜時,事關這個品牌的故事還是有機會重寫的。
而另一邊,隨著埃安繼續靠UT、RT向著下沉市場進發,將純電車的購車門檻進一步拉到7萬以內的范疇,從集團層面去看,如果在銷量上能給整個大自主輔以一定底氣,其結果總是會向著好的地方而去。
同樣的道理,盡管目前,借向往車系的推出,廣汽傳祺在新能源市場上的品牌標簽還在建設中,和華為合作的全新品牌也還沒有正式對外官宣,但總的目的都在于,廣汽集團誓要在穩合資之余,對“強自主”有個交代。
總之,廣汽集團的2025年并非是一個可以躺著就度過的年份,從合資到自主,五大品牌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懈怠。鉑智3X的熱銷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只是一個開始。集團未來能否全面向好發展,都得得到各個子版塊的悉數爆發,誰都不可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