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5月9日至11日,由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駐新加坡旅游辦事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茶和天下·豫韻雅集"系列活動在新加坡隆重舉行。活動以茶為媒,通過文旅推介、非遺展示、藝術表演等形式,向新加坡民眾展現了信陽毛尖的千年茶文化魅力和當代創新活力。
信陽文旅推介會:共品茶香,共話友誼
5月10日下午,"茶和天下·豫韻雅集"河南信陽文旅推介會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劇場成功舉辦。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參贊于海英、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研究室主任陳懷亮、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兼旅游辦事處主任孔媛、河南省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貝娟、信陽市茶產業中心主任邱常等嘉賓,以及新加坡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了活動。
于海英在致辭中表示,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東方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脈相承。她特別提到,5月21日是聯合國"國際茶日",今年的主題是"同飲佳茗,不忘茶農耕耘,致敬全球女性",以此強調女性在茶產業中的重要作用。茶葉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偏遠地區經濟創收方面意義重大,希望在場嘉賓攜手推廣茶產業。恰逢中新建交35周年,信陽毛尖團隊來到新加坡,期待大家共品信陽毛尖茶藝之雅,欣賞中原古箏、豫劇韻味,感受中新友好情誼。
孔媛表示,“茶和天下·雅集”活動是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每年5月迎接“國際茶日”的品牌活動,此前已成功推介安徽祁門紅茶、廣東鳳凰單叢等名茶,今年攜手河南信陽,帶來素有 “綠茶之王”美譽的信陽毛尖。中國作為茶的故鄉,茶葉沿著絲綢之路等走向世界,成為中外交流的重要橋梁。推廣茶文化不僅是傳承中華文化,也在傳遞健康生活理念。她熱情邀請新加坡民眾走進中國,特別是前往河南信陽,開啟“綠色的茶香之旅”,感受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貝娟在推介中,生動描繪了信陽的山水之美與茶文化之韻。信陽素有"北國江南 江南北國"之稱,信陽毛尖則作為中國十大名茶,承載著2300年的歷史,既是非遺瑰寶,也是現代創新的代表。從雞公山的避暑勝地到南灣湖的碧波茶山,從清燉南灣魚頭到毛尖茶香的唇齒留甘,信陽以“一茶一菜一山水”展現詩意生活。她表示,希望以茶為媒、以景邀客,誠邀大家品毛尖、住民宿,體驗中式慢生活,讓信陽成為中新友好的新紐帶。
活動現場,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分享了茶產業創新成果,包括毛尖啤酒、毛尖冰淇淋等跨界產品,展現了傳統茶業的現代化轉型。信陽毛尖非遺傳承人肖珺景以"一片葉子的千年旅程"為主題,帶領觀眾穿越歷史,感受信陽毛尖的千年茶文化。
雅集環節精彩連連。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茶藝代表性傳承人黃霞、信陽毛尖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肖珺景帶來了精彩的茶藝表演。她們身著唐代和宋代服飾,動作優雅嫻熟,注水、搖香、分茶,一系列動作如行云流水。隨后,古箏演奏《高山流水》響起,空靈悠遠的琴聲回蕩在劇場每個角落,仿佛將人們帶入山水之間,與自然對話。剪紙模特身著精心制作的傳統剪紙華服,踏著優雅的步伐緩緩走來,剪紙圖案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步履間盡顯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中國戲曲學院豫劇演員蘇麗娜,現場登臺獻唱豫劇經典選段《穆桂英掛帥》《抬花轎》,她以聲震屋瓦的“豫東調”亮嗓,行腔酣暢淋漓,拖腔如裂帛穿云,將穆桂英的巾幗豪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演唱《抬花轎》時,忽而轉入俏皮靈動的花腔,脆亮的嗓音裹挾著少女出嫁的歡悅,配合利落的身段表演,似有千鈞之力穿透劇場。極具張力的唱腔點燃全場,讓觀眾仿若置身中原古戲樓,現場掌聲雷動,喝彩聲如潮水般經久不息。
信陽毛尖茶文化展:跨越千年,沉浸體驗
5月9日至11日,"茶和天下·豫韻雅集"信陽毛尖茶文化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展廳舉辦。展覽通過圖片、實物和互動體驗,展現了唐代煎茶、宋代點茶等傳統技藝,觀眾可品鑒信陽毛尖,感受茶與山水的詩意交融。茶飲體驗區內,茶藝師現場表演,毛尖茶的幽香與古琴旋律相得益彰。此外,信陽文創產品、河南鈞瓷、汝瓷及非遺剪紙服裝等展品也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活動期間,許多觀眾紛紛表示此次"茶和天下·豫韻雅集"系列活動讓他們對中國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期待未來能親身體驗信陽的茶香與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