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3日訊 在德州禹城,有這樣一位公益人,他既是扶危助困的“熱心人”,又是便民為民的“暖心人”。十年來,他在街頭巷尾安裝打氣筒4000多個,在沿河護欄配備救生設備1000余套,他還點亮了200多戶留守家庭的回家路。今天,讓我們走進“公益人”孫志勇。
前幾天,在德州禹城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車相撞,車輛變形,孫志勇與家人路過時毫不猶豫沖上前,帶領路人合力救出被困司機,并轉移至安全地帶。這樣的街頭救援和隨時幫忙,對孫志勇來說已成條件反射。
“當時沒考慮那么多,看見就力所能及搭把手。剛開始就順手幫著有需要的人們到家里換個燈泡,檢查檢查電路,后來發現這些小事能給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自己心里也挺高興。”禹城市陽光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志勇說。
從2014年發起禹城市陽光志愿社團以來,孫志勇的身影就活躍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和困難群眾家中。他還帶領志愿者在當地學校門口、菜市場周邊等100多個民生點位,安裝免費打氣筒,如今這個數字已突破4000。每年超500次的維修更換,讓這些“自行車小衛士”始終保持著最佳狀態。
“今天早上我上班,突然發現車子沒氣了,看到不遠處有個打氣筒,正好過來,車子也打上氣了,也解決了上下班路上的難題了,我覺著非常貼心。”禹城市民徐同同告訴記者。
翻開孫志勇的公益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上千條志愿活動。自2023年起,他們團隊又將目光投向留守群體。目前,已為207戶家庭安裝上聲控燈,并幫著他們排查、更換老化的電路及用電設備。
“因為我對象身體不好,家里有些事他干不了,每次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給孫志勇打電話。特別是給我們樓道里安裝了聲控燈,以后上下樓就方便多了,真是打從心里感謝他?!庇沓鞘幸思冶痹肪用裢趺罉s說。
隨著夏日來臨,孫志勇又開始了新的守護。他帶領志愿者在當地小清河、徒駭河沿岸,懸掛醒目的救生圈,八年來累計巡河2000余次,配備救生衣1500余件、救生圈500余個,構筑起防溺水的安全線。在他帶領下,禹城市有600多人加入公益隊伍,常態化開展助老愛幼、資學助困等志愿服務,讓愛心傳遞流動,微光成炬,照亮城市。
“認識孫叔已經有十年了,初中時期孫叔資助了我一筆上學的費用。當時心里就種下了一顆想從事 公益事業的種子,現在我大學畢業了,工作時間也寬裕,也會積極去參加公益事業,也想把溫暖傳遞給大家。因為自己淋過雨,也想有能力了為大家撐把傘。”禹城市志愿者王延良說。
“現在我們的志愿團隊已經發展到600多人,最小的志愿者才10歲左右。上個月還有幾個年輕人找到我,說要和我一起做服務,這種接力的力量,比任何榮譽都珍貴?!睂O志勇欣慰地說。
閃電新聞記者 鄭秀程 胡辛煒 德州臺 呂秀華 禹城融媒 路洪玉 魏澤華 張金春 德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