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8年春,黃巢站在土丘之上,望著遠處衣衫襤褸的流民隊伍,握緊了腰間的短刀。
這個出身鹽商世家、曾在長安科舉失意的中年人不會想到,自己即將點燃的這場烽火,將徹底焚毀延續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國。
咸通年間的朱雀大街依舊車水馬龍,東市西市的胡商駝隊絡繹不絕,然而繁華表象之下,帝國早已千瘡百孔。
安史之亂后,唐朝喪失了河北、河南的賦稅重地,中央財政高度依賴東南漕運。
為填補財政缺口,朝廷不斷加重鹽鐵專賣稅,官鹽價格一路走高,普通農戶甚至需要賣三斗米才能換得一斗鹽。
土地兼并的情況則更為嚴重,乾符元年河南、山東遭遇大旱,但地方官府仍催繳賦稅。
濮州、曹州一帶的流民開始聚集在黃巢周圍,這個精通騎射、熟讀兵書的鹽梟靠著私鹽生意積累的財富與威望,成為他們心中的救命稻草。
起義初期,黃巢采取避實擊虛的戰術。
他率領數千鹽販與流民,在河南、山東的州縣專挑防御薄弱的小城下手。
乾符五年,黃巢在黃梅擊敗唐軍斬殺五萬余人,震動朝廷。
隨后,起義軍渡過長江,橫掃江南,黃巢軍雖然“俘掠百姓,殺戳無遺”,但也開倉放糧,救濟饑民。
十一月,起義軍攻破洛陽,十二月初三兵臨潼關,守關唐軍僅八千,面對六十萬起義軍一觸即潰。
唐僖宗帶著少數宦官倉皇逃往四川,黃巢騎著高頭大馬進入大明宮稱帝,國號大齊,年號金統。
然而,進入長安的黃巢很快變了臉面,起義軍大肆搜捕唐朝宗室、官員,并將朝中重臣全部處死。
為籌集軍餉,士兵在城中劫掠百姓燒豪宅,這種無差別掠奪讓起義軍失去了民心。
人們以為迎來了救星,沒想到來的是豺狼虎豹。
朱溫本是黃巢麾下的一員悍將,他出身碭山貧苦農家,因作戰勇猛從普通士兵升至同州防御使。
但隨著唐軍反攻,起義軍面臨糧草匱乏的狀況,內部矛盾也日益加劇。
朱溫察覺到黃巢已失大勢便將監軍使殺害,而后率領同州的軍民向唐朝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歸降。
朱溫的倒戈成為起義軍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他熟知起義軍虛實,引導唐軍在長安周邊展開反攻。
李克用率領的沙陀騎兵在梁田陂大破黃巢軍,黃巢被迫撤出長安。
不久后在泰山狼虎谷,黃巢兵敗自殺,歷時六年的起義宣告失敗。
朱溫歸降唐朝之后,先是成功平定蔡州秦宗權之亂,從而達成對河南全境的掌控。
之后,又在與李克用的爭斗中勝出,成為勢力最為強大的藩鎮勢力。
公元904年,朱溫采用脅迫手段迫使唐昭宗將都城遷往洛陽。
在遷都過程中他下令拆毀長安的宮殿建筑,并且把宮殿木料順著渭水漂流而下運往洛陽。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長安在歷經兵火戰亂之后,狀況極為凄慘,住戶竟然不足一百家。
城墻屋宇大多傾頹毀壞,城中滿是荊棘,一片破敗荒蕪之象,曾經輝煌無比的千年古都長安從此走向衰落。
為鏟除唐朝殘余勢力,朱溫將三十余名唐朝重臣誘至滑州白馬驛全部殺害,并將尸體投入黃河。
這也標志著延續數百年的士族門閥徹底覆滅,對于朱溫來說,皇位已經唾手可得。
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帝禪位,唐朝正式滅亡。
此后五十余年,中原地區進入最動蕩的五代十國時期。
參考資料
《舊唐書》(后晉·劉昫)
《新唐書》(北宋·歐陽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