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獎勵自己一組撕拉片。”日前,演員林允分享的一組撕拉片成為小紅書熱點,這已經不是撕拉片的第一次熱搜。一拍即成像的撕拉片正成為攝影界新晉“頂流”。鞠婧祎、劉詩詩等明星都在社交平臺曬過撕拉片,并帶動眾多年輕人效仿。
由于撕拉片相紙已停產,商家聲稱“拍一張少一張”,其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原價70元左右的撕拉片相紙,如今在二手平臺上最高賣到3000元,有人稱之為攝影界的“紙片茅臺”。在照相館里,拍一次撕拉片近400元,且成像效果“開盲盒”,但在不少人看來,能拍下“人生照片”值得體驗。
在杭州“siamese film 暹羅菲林”照相館,“00后”店主小舒架起一臺20世紀80年代的寶麗來撕拉片相機,顧客安安認真擺好姿勢,想要呈現出最佳狀態。
圖源:潮新聞
小舒說,比起數字時代的快速成像,年輕人更愛這種儀式感拉滿的“復古情懷”。而且,撕拉片堪稱“人像神器”,它采用高質量化學配方和較大感光層,能捕捉到更多細節與層次,拍人像時,對膚色、光影和細微表情的還原特別自然。
小舒透露,從去年開始撕拉片就火起來了?,F在相紙很難買到,像809尺寸的更是稀缺,拍一張少一張,拍攝價格高達999元。店里的相紙都是從愛好者手里收的,有的甚至從海外購入。
撕拉片、拍立得、CCD、iPhone X、大頭貼、一次性膠片機……曾被淘汰的物件一翻身成了夾雜著松弛感和朦朧美感的出片神器。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追捧撕拉片這一現象體現了稀缺效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蔡海超表示,“人們往往會認為稀缺的東西更有價值?!囊粡埳僖粡垺奶匦约ぐl了年輕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讓他們覺得擁有撕拉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從而愿意為其支付較高價格?!?/p>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編輯 王雪婷綜合潮新聞、解放日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