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說明:本文純屬虛構,請理性閱讀。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01
深秋的傍晚,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個老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村里的新鮮事。我拎著從縣城買回來的禮品,遠遠看見了他們,忙加快腳步走過去。
「劉根生,你可算回來了,這次又要待多久啊?」村里的李大爺瞇著眼睛認出了我,樂呵呵地問道。
我放下手里的東西,跟幾位老人一一打招呼。
「就待兩天,單位那邊還有事等著處理呢。」
秋日的陽光灑在老槐樹斑駁的樹干上,金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這是我的家鄉,桃源村,一個藏在山溝里的小村莊。雖然我早已在城里安了家,但這里永遠是我心里最柔軟的地方。
「聽說你姑姑家昨天出了事,你是不是特地回來看看的?」王嬸邊說邊嘆了口氣。
我心頭一緊。姑姑李翠花是我爹的妹妹,今年四十六歲,一直沒有成家。三年前,她在村后的小河邊撿到一個棄嬰,從此改變了她的生活。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有些著急地問道。
李大爺搖搖頭:「唉,那孩子的親生父母找來了,把孩子領走了。你姑姑這兩天都沒怎么出門,你快去看看她吧。」
我的心沉了下去。那個叫小寶的孩子,是姑姑這些年唯一的依靠和安慰啊。
02
姑姑的家還是那座老式的土坯房,門前種著幾棵玉米和一小片蔬菜。院子里晾曬的衣服中,有幾件小孩子的紅色毛衣格外顯眼,那是姑姑為小寶織的新衣服。
我深吸一口氣,輕輕推開院門。
「姑姑,是我,根生。」
屋里靜悄悄的,只有墻上掛鐘的滴答聲。姑姑坐在炕邊,手里攥著一只小布老虎,那是小寶最喜歡的玩具。她聽到我的聲音,抬起頭來,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根生來了啊,快進來坐。」姑姑的聲音沙啞,眼睛紅腫,顯然是哭過了。
我心疼地看著姑姑,這些年,她已經越發蒼老了。頭發花白,臉上的皺紋也深了不少。自從爹娘過世后,姑姑就成了我在村里唯一的親人。
「姑姑,我聽村里人說了,小寶他...」
提起小寶,姑姑眼中的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她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眼角,深深地嘆了口氣。
「根生,他們把小寶接走了。」姑姑的聲音哽咽,「小寶的親爹親娘找來了,說是當年走投無路,才把孩子放在河邊,現在條件好了,想把孩子接回去。」
屋子里一時間只剩下姑姑的抽泣聲。
「那小寶他去哪了?他們是什么人?」我急切地問道。
姑姑搖搖頭:「小寶他爹說是在縣城開了個小飯館,生意還不錯。他娘是飯館里的廚師,聽說手藝挺好的。」
03
回想起三年前,姑姑撿到小寶的那個雨夜。那天村里下著大雨,姑姑去河邊取水,聽見柳樹下有嬰兒的啼哭聲。她撐著傘過去一看,一個襁褓中的嬰兒被放在一個塑料袋里,已經被雨水淋濕了。
姑姑當時就抱著孩子跑回了家,用自己的棉被把孩子包起來烤火。孩子約莫才出生幾天,小臉蛋皺巴巴的,哭得很兇。
村里人都勸姑姑把孩子送去福利院,但姑姑卻決定留下他。她給孩子取名叫小寶,意思是這是上天送給她的寶貝。
從那以后,姑姑的生活煥然一新。她養了幾只雞,種了更多的菜,為的就是給小寶提供最好的生活。小寶很聰明,才三歲就能背幾首簡單的唐詩,村里人都夸他將來一定有出息。
「村長找了派出所來確認他們的身份,還做了親子鑒定,確實是小寶的親生父母。」姑姑繼續說道,聲音越來越小,「他們說,當年是因為欠了高利貸,又生了病,實在沒辦法才...」
我握住姑姑粗糙的手:「姑姑,你有沒有想過,可以爭取一下撫養權?畢竟這么多年都是你在養育小寶。」
姑姑搖搖頭,淚水又流了下來:「爭什么呢?人家是親生父母,我算什么呢?再說了,小寶跟他親爹親娘在一起,總比跟我一個老太婆待在這窮山溝里強啊。」
04
姑姑的屋子里,處處都是小寶的痕跡。墻上貼著他用蠟筆畫的太陽和小鳥,炕頭上放著他喝水的小杯子,還有他最愛吃的奶糖。
「你是不知道,昨天他們來接小寶的時候,小寶哭得多傷心啊。」姑姑一邊收拾著小寶的玩具,一邊回憶道,「他緊緊抱著我的腿,說不想走,說要跟奶奶一起住。」
我心里一陣酸楚,不知該如何安慰姑姑。
「后來是我哄著他走的。」姑姑抬起頭,強忍著淚水說,「我告訴他,跟爸爸媽媽一起住,能吃好多好吃的,能看電視,還能上學認字。我說我會經常去看他的。」
姑姑停頓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揚:「小寶聽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問我是不是真的。我說是真的,他這才松開我的腿,跟他爹娘走了。」
「他們有留下聯系方式嗎?」我問道。
姑姑點點頭,從抽屜里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地址和電話號碼。「他們說歡迎我去看小寶,說把他們當親人看待。」
我看著紙條,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去看看小寶,確認他在新家過得好不好。
05
吃過晚飯,我和姑姑坐在院子里乘涼。深秋的夜晚已經有些涼意了,但星空特別美。姑姑指著天上的星星,輕聲說道:「小寶最喜歡看星星了,每次看到天上的星星,就會問我為什么星星會眨眼睛。」
在皎潔的月光下,姑姑的臉顯得格外蒼老和疲憊。我知道,失去小寶對她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
「姑姑,明天我帶你去縣城看看小寶,好不好?」我試探著問道。
姑姑搖搖頭:「不了,剛分開,讓孩子先適應適應。」她頓了頓,「不過你可以去看看,替我看看他過得好不好。」
第二天一早,我便坐上了去縣城的班車。按照地址,我找到了一家名叫「家常味道」的小飯館。飯館不大,但很干凈,幾張桌子擺放得整整齊齊。
正值午飯時間,飯館里已經有不少人在吃飯了。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幾個家常菜。沒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中——是小寶!他穿著一身新衣服,正在給客人端茶水。
看到小寶,我的心情有些復雜。他看起來很精神,臉上也有笑容,但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正當我想著要不要叫住他時,飯館的后廚走出一個中年男人。
「小寶,過來,吃點東西。」那男人招呼道。
小寶立刻跑了過去,男人親切地摸了摸他的頭,兩人一起進了后廚。看來這就是小寶的親生父親。
06
吃完飯,我鼓起勇氣走向柜臺,那里站著一個中年婦女,應該就是小寶的親生母親。
「您好,我是李翠花的侄子,特地來看看小寶。」我自我介紹道。
女人聽到李翠花的名字,眼圈一下子紅了:「是李大娘的侄子啊,快請坐。」她連忙招呼我坐下,又叫來了她丈夫和小寶。
「小寶,這是你奶奶的侄子,來看你的。」女人對小寶說道。
小寶怯生生地看著我,似乎不太記得我了。畢竟我平時回村的次數不多,他對我的印象不深。
「小寶,你奶奶讓我來看看你,她很想你。」我溫和地說道。
聽到「奶奶」二字,小寶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奶奶什么時候來看我呀?她說過會來看我的。」
小寶的父親嘆了口氣:「小寶,奶奶家在村里,路遠,不方便常來。不過等我們有空,就帶你回去看奶奶,好不好?」
小寶似乎有些失落,但還是點了點頭。
夫妻倆把我拉到一旁,滿臉愧疚地說道:「實在是不好意思,當年我們實在走投無路,才...我們一直很后悔,這些年也一直在尋找孩子。多虧了李大娘這些年細心照顧,小寶才這么健康聰明。」
看著他們真誠的眼神,我心里的怨氣消了不少。他們告訴我,他們打算等飯館穩定后,就搬去城里,讓小寶上個好學校。
「您回去告訴李大娘,我們這里隨時歡迎她來。小寶是她的孩子,永遠都是。」小寶的母親懇切地說道。
07
回村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我看到小寶在新家過得不錯,衣食無憂,還會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又為姑姑感到心疼,她一個人住在村里,今后的日子該多么孤獨啊。
回到村里,我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訴了姑姑。說到小寶過得很好時,姑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到小寶惦記著她時,姑姑的眼圈又紅了。
「只要孩子好,我這心里就踏實了。」姑姑輕聲說道。
我看著姑姑孤獨的背影,突然有了個主意:「姑姑,你考慮過搬到縣城去住嗎?這樣就能經常見到小寶了。」
姑姑搖搖頭:「我一個老太婆,去縣城能干什么?再說了,這里是我的根,我哪都不想去。」
但我沒有放棄,我跟姑姑說起了縣城的好處,說小寶多想念她,說她可以在小寶父母的飯館幫忙。姑姑雖然嘴上不說,但我看得出來,她心動了。
08
兩個月后,在我和村長的幫助下,姑姑終于答應搬到縣城去住。小寶的父母非常高興,專門在飯館旁邊租了一間房給姑姑住。
搬家那天,全村的人都來送行。王嬸拉著姑姑的手,眼淚汪汪地說:「翠花啊,你到了城里別忘了我們這些老姐妹。有空常回來看看。」
姑姑紅著眼眶點點頭。
在縣城,姑姑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她每天在飯館里幫忙洗菜切菜,閑時就帶著小寶在附近的公園玩耍。小寶特別高興,整天圍著姑姑轉,親昵地叫她「奶奶」。小寶的父母也把姑姑當成了自家人,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會征求她的意見。
春節那年,我去縣城看姑姑,遠遠就看見她站在飯館門口,正笑呵呵地和客人說著什么。陽光下,姑姑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一點也不像當初那個傷心欲絕的老人了。
「根生,快進來坐。」姑姑看見我,高興地招呼道,「小寶,快看誰來了?」
小寶從廚房跑出來,一下子撲進我懷里:「叔叔好!」
看著這一幕,我心里暖暖的。雖然小寶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但姑姑并沒有失去他。相反,她的家人更多了,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姑姑用她的大愛成全了一個家庭的團圓,也給自己的晚年找到了新的依靠和快樂。
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結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