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至13日,國寶級烹飪大師、魯菜泰斗王義均榮歸故里山東,攜手14位魯菜宗師共聚“魯以泰山,味采于義”魯菜文化交流會,探討魯菜傳承創新,以文化賦能魯菜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擘畫齊魯飲食文化新篇章。
王義均,這位從山東福山走出的烹飪巨匠,用78年光陰書寫了魯菜的輝煌篇章。作為商業部在冊廚師證書001號獲得者、商務部“中華名廚(榮譽獎)”得主、餐飲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被譽為“魯菜活化石”。
活動現場,王義均、王興蘭、屈浩、李培雨、李建國、顏衛星、崔伯成、黑偉鈺等15位知名的魯菜大師,圍繞“弘揚齊魯文化,振興魯菜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呼吁社會各界攜手推動魯菜技藝傳承與品牌升級,將魯菜打造成更具時代吸引力的文化名片。
交流會上,談及魯菜傳承與創新,王義均大師強調:“魯菜創新,基本功是根基。餐飲要緊跟食客口味,但精工細作、注重細節的精神內核始終不變。” 他指出,魯菜講究 “一口鮮”,需在選材上精挑細選,保留食材本味,同時在技藝上博采眾長,秉持 “師古不泥古” 的理念,在傳承中創新。
由魯采濟南 CBD 店承辦的 “齊魯氣韻?大師之宴” 成為活動亮點。李培雨、顏衛星、崔伯成等烹飪大師紛紛獻藝,孔府醬燒牛肋排、糟熘三白、九轉大腸等經典魯菜名菜,與魯采傳承菜 “王氏蔥燒海參配烏米菌” 相互映襯,完美詮釋魯菜 “調和致中、返璞歸真” 的烹飪智慧。作為本次活動主辦方,魯采創始人汪智杰表示,魯采的根永遠扎在山東。將以王義均大師為榜樣,持續挖掘魯菜文化內涵,推動其走向更廣闊舞臺。
活動期間,王義均攜弟子、中華魯菜非遺傳承人屈浩走與魯采青年廚師團隊和來自泰山職業技術學院 “魯采班” 的優秀學生代表展開親切交流。他們深入了解青年廚師在菜品研發、技藝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細致解答與指導。對于 “魯采班” 的學生代表,兩位大師鼓勵他們珍惜學習機會,夯實理論基礎,在實踐中錘煉技藝。
王義均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勉勵大家要以守正創新之心,接力弘揚魯菜文化。大師強調,魯菜傳承既要堅守傳統烹飪技藝的精髓,保留魯菜的獨特風味與文化底蘊,又要順應時代發展,在食材搭配、烹飪方式等方面積極創新。屈浩也表示,希望青年廚師和學生們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成為魯菜文化傳承的新生力量。
當前,山東正以三個轉變推動魯菜產業升級:從技藝傳承向品牌化發展轉變,從單一菜品向全產業鏈延伸轉變,從區域影響力向國際美譽度提升轉變。本次活動既強化了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文化自信,又為魯菜走品牌化發展道路提供了方向引導,為餐飲標準化等產業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