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畢業的鐘聲即將敲響,賈浩東收拾好行囊,信心滿滿地準備奔赴自己的就業目的地——甘肅蘭州。
作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地質學專業2025屆碩士畢業生,他為自己選擇的事業起點,在位于蘭州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
“西部地形地貌多樣、能源資源豐富,是搞地質工作的‘寶地’!選擇這里,是因為熱愛這項事業,想在西部大地上實現心中抱負。”賈浩東說,學校組織的“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讓他提前接觸了西部單位,而導師帶隊的野外項目經歷,更讓他對西部環境有了切身體驗。“我曾跟隨導師在甘肅、寧夏做項目,不僅適應了當地生活,感受到了那里人們的淳樸熱情,更看到了資源開發的巨大潛力。”
“以投身西部為榮,以服務基層為榮,以創業成才為榮”——這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的“新三光榮”就業育人活動。為厚植家國情懷,學校在本科必修課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中豐富就業思政育人元素,在《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中融入“樹立正確的大學生就業觀和擇業觀”單元。學校還邀請扎根西部的優秀畢業生“現身說法”,通過基層一線成長經歷報告會、求職案例分享,用朋輩榜樣的真實經歷打破學生對西部的刻板印象,全方位引導學生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成才觀。
以政策為紐帶,搭建政校地企合作平臺,也是有效抓手之一。
“學校和西部基層地方及企事業單位共建人才工作站、就業理事單位、就業實習實踐基地等建立了常態化合作,同時,設立專項表彰制度,對赴新疆、西藏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授予表彰,校領導主持召開座談會,增強畢業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該校就業負責人介紹。
能源學院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生馬銘的求職故事,正是校企聯動的生動縮影。
通過學校就業信息推送,馬銘了解到懷柔實驗室新疆研究院的招聘信息,在學校的雙選會和專場宣講會上,與該單位進行了深入對接。“新疆的油氣資源豐富,油氣產業是新疆最新發展的十大產業集群之一,這讓我非常動心——去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專業優勢的地方學以致用,該是多幸福的事情啊。”馬銘神往不已。
盡管已得到東部多個就業機會,他最終還是因“發展前景廣闊、人才政策優厚”選擇了烏魯木齊。他告訴記者,自己所在學院便有四五名博士簽約西部單位,他們將一起為西部發展貢獻力量。
“我為祖國獻石油。”這是賈浩東在采訪中反復提及的信念。馬銘則用親身經歷證明:“西部并非‘苦寒之地’,這里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優的人才政策,是建功立業的熱土。”
星辰大海,征途漫漫。這群未來的“地質之星”們,正以一柄柄地質錘叩響時代強音,在西部大地上書寫無愧于人生、無愧于使命的青春答卷。
記者 楊颯 通訊員 杜澤錕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