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美國咋不在30年前就對咱中國動手呢?非得放任咱們發展。要知道,30年前咱中國人累死累活,出口3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波音客機。好多家庭一年都吃不上幾回肉,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再瞧瞧美國,每年新下水的艦艇,比好多中國家庭一年包的餃子都多,這差距多大呀!要是那時候美國就動手,說不定咱也到不了今天這地步。
可奇怪就奇怪在,美國不但沒出手,還在1999年同意咱中國加入WTO,這簡直就是給咱們送了個神助攻。咱都知道,自打加入WTO,中國經濟那是蹭蹭往上漲,一路飆升,才有了現在的地位。真要是沒有當年美國默許這事兒,咱哪能這么快崛起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啊。那為啥美國當年不收拾咱們呢?其實原因挺簡單的,不是它不想,是它根本沒那精力。
當時美國正忙著對付一個新冒頭的對手——歐盟呢。你可別瞧現在歐盟一副不咋地的樣子,1993年歐盟剛成立的時候,GDP跟美國不相上下。更要命的是,1999年歐盟發行歐元,才不到兩年,就占了全球18%的交易份額。照這勢頭發展下去,歐元很快就要把美元給取代了。
美元對美國那可是命根子啊,要是根基不穩,美國還咋稱霸世界?為了對付歐盟,美國沒辦法,只能拉攏咱中國加入WTO。美國人打得什么算盤呢?他們想著,中國加入WTO后,就能利用咱廉價的勞動力,給美國的那些跨國資本代工,他們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而且一旦中國走上代工這條路,就不得不花大價錢從美國買技術和設備。就像當年,咱們買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價格比歐洲的貴30%,可沒辦法,沒別的地兒能買,只能咬著牙買。這還不算完,美國還有更狠的招。在這種代工模式下,中國代工產品出口賺了大量美元,為了讓這些美元保值,又得拿去買美國國債。
這一圈下來,錢又回到美國人手里,他們又能拿這些錢去賺錢。所以對美國來說,讓中國加入WTO,那可真是怎么算都不虧。你以為美國就這點心思?那可遠遠不止。他們還打著一個壞主意,覺得只要讓中國開放市場,融入全球化,中國就會像韓國、日本那樣,成為美國的跟班。畢竟美國在搞滲透這方面可是老手了。大家回想一下,在早期博客、微博流行那會,中國互聯網上到處都是些奇葩言論,什么日本馬桶水干凈得能直接喝,德國下水道怎么怎么良心,美國體制完美得離譜,甚至還有人說在美國隨便拴條狗都能把國家治理得好好的。還有各種“中國崩潰論”,年年都來炒作一回,好像中國馬上就要不行了似的。那時候,這幾乎就是2001年到2016年中國民間輿論的真實狀況。好多人受那些公知的影響,不停地否定自己,老說咱們這不行那不行。可實際上呢,那10多年恰恰是中國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咱們普通人賺錢相對容易的時代。不得不說,美國這戰略布局真挺厲害,就這么輕輕推中國一把,就能影響中國好多人的想法,比他們的CIA、美軍厲害多了。不過話說回來,2001年到2016年,咱們能順順利利發展,還真得“感謝”那些鼓吹“中國崩潰論”的公知。他們給美國造成一種假象,讓美國覺得咱中國內部矛盾重重,自己就會出問題,根本不用他們親自下場。所以在21世紀頭10年,美國就放松了對中國的圍堵,一頭扎進中東沙漠,發動了一場又一場戰爭。這些戰爭倒是讓美國出了風頭,可也花了海量的錢,把自己的家底都快折騰光了。等美國在中東折騰完,再回頭一看,好家伙,中國已經發展成龐然大物了。更讓美國人驚掉下巴的是,中國走出了一條和他們預想完全不一樣的路。咱不但沒被美國滲透成他們想要的樣子,還把美國設計的代工模式來了個反向升級。就拿蘋果的流水線來說,咱孕育出了華為、小米這些國產大廠;特斯拉的供應鏈也被咱們利用,孵化出了蔚來、小鵬、理想,還有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新能源巨頭。就連在最前沿的AI領域,咱一個文心一言啥的(這里“迪普斯格”推測有誤,以常見舉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