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比亞迪在成都舉行的超級e平臺技術解析暨漢L唐L“兆瓦閃充”全國巡回體驗會上,不僅展示了漢L唐L兩款新車的性能,更將“兆瓦閃充”技術推到聚光燈下,新技術以全球首個量產的乘用車 “全域千伏高壓架構” 為核心,將電池、電機、電源等關鍵部件的電壓提升至 1000V,徹底改寫了純電汽車的補能規則。
閃充電池,突破物理極限的補能革命
比亞迪超級e平臺的核心亮點,是全球首個量產的“全域千伏高壓架構”。簡而言之,這套技術將電池、電機、電源等核心部件全面升級至1000V高壓系統,配合10C充電倍率的閃充電池,實現了峰值充電功率1000kW的量產化。這意味著什么?根據官方數據,漢L唐L能在5分鐘內補能400公里續航,這個速度,已經無限接近燃油車加油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并不依賴特殊充電樁。通過智能升壓技術,漢L唐L可以兼容500V、750V的公共快充樁,甚至在單槍快充模式下,也能將峰值充電功率維持到90%電量。寒冷地區用戶也無需擔心低溫影響,閃充電池的自加熱技術將充電效率提升了53%。
從技術角度看,比亞迪并非第一個嘗試高壓快充的品牌,但它是首個將“兆瓦級充電”從實驗室帶到量產車上的企業。單從這一點,就能感受到比亞迪在研發體系上的深厚積累。
漢 L 與唐 L 的極致體驗
作為超級e平臺的首批落地車型,漢L和唐L EV 在試駕環節展現了全方位的領先優勢。
動力層面,兩款車型搭載的3萬轉/分鐘高轉速電機,賦予了它們強大的性能儲備。官方宣稱的2.7秒破百成績,在實際體驗中幾乎“秒殺”了同級燃油性能車。高速并線超車時,電機的瞬時扭矩釋放讓人印象深刻,沒有渦輪遲滯,也沒有燃油車的聲浪,但推背感卻更直接。而云輦預瞄底盤系統通過前視攝像頭提前15米感知路況,實時調整懸架阻尼,可減少10%垂向沖擊,配合制動系統聯動,起步抬頭減弱32%,剎車點頭減弱70%,實現“轉彎不側傾、過檻不顛簸”的極致駕乘體驗。
充電體驗是這次試駕的重點。在雙槍快充模式下,充電功率直接翻倍,從10%到80%的電量僅需15分鐘。更重要的是,峰值充電功率的持續性超出預期:即使電量接近90%,充電速度依然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對比傳統快充車型需要等待電量“爬坡”的過程,漢L唐L的充電邏輯更接近“隨到隨充、即插即走”,這無疑大大提升了純電動車的實用性。
智能化方面,DiLink150智能座艙搭載4nm芯片和Deepseek大模型,語音響應速度提升25%,而“天神之眼 B”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支持高快領航、城市領航及全場景泊車,實際體驗位居業內第一梯隊。
比亞迪的“技術普惠”策略
漢L唐L的官方售價區間為20.98-28.98萬元,定價直接切入了20萬以上純電市場的核心區間。結合兆瓦閃充、全域千伏高壓架構、第五代DM技術等技術亮點,新車的性價比顯得極具競爭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的布局邏輯:不僅推出高性能車型,還通過自建500個“兆瓦閃充站”和合作建設4000多座充電網絡,為用戶提供一個完整的補能解決方案。這種“車+樁”協同的模式,正在改變純電市場的競爭格局。
從行業角度看,兆瓦閃充的意義遠超技術本身。它不僅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更讓純電動車的使用場景無限接近燃油車。這種技術普惠的思路,或許會成為未來車企競爭的主旋律。
最后:
比亞迪的超級e平臺,是一次技術驅動的市場革新,但它的成功并不僅僅依賴技術參數的堆疊。相比某些品牌在宣傳中強調“黑科技”的炫目,比亞迪更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兆瓦閃充不挑樁、云輦底盤注重舒適、智能座艙強調易用性,這些設計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讓用戶“無感”地享受技術進步。不可否認的是,比亞迪通過漢L唐L兩款車型,已經為純電市場的未來發展畫出了一條清晰的路徑。如果兆瓦閃充能成為行業標準,那么純電動車的普及速度,或許會比我們想象得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