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 本文北漂用“牛馬”一詞來代替,沒有侮辱之心,只有調侃之意,而且本文作者就是其中的牛馬之一。
資本之下,人皆牛馬。
而資本匯集的首都北京,更是去當牛做馬的路上都舉步維艱。
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線路達到29條,運營里程879公里,里程為全國第一。
運營車站523座,其中,運營換乘站數達99座。是不是從宏觀數據上聽著很便利,但其中冷暖,只有北漂心中自知。
一、上班路迢迢又擠擠
從全路網牛馬運送量來看,北京地鐵2024年達到36.22億次,日均989.61萬次,萬馬齊鳴。
如果單看工作日,其日均牛馬運送量保持在千萬量級,所以早高峰的北京地鐵,擠成牛肉餡餅是常態。
從距離來看,牛馬們平均乘車距離為17.36公里,平均旅行時間40.52分鐘,平均乘車站數為11個。
再加上從家出來走到地鐵站,下了地鐵站走到單位,牛馬們的上班通勤時間,基本就得一個小時了,當牛做馬不易,去當牛做馬的路上也不易。
▲西直門站復雜的換乘圖
二、運送牛馬的車有多擠
2024年排名前6位的線路分別:10號線、4號線(含大興線)、1號線(含八通線)、6號線、14號線和5號線,這6條線路占路網日均客運量的56.48%。
其中,探花是1號線(含八通線),日均客流量88.06萬牛馬次;榜眼是4號線(含大興線),日均客流量91.77萬牛馬次;狀元是10號線,日均客運量149.55萬牛馬次,遙遙領先。
三、10號線為啥這么忙
一是線路長且覆蓋核心區域。
全長57.1千米,共設45座車站,途經海淀區、豐臺區、朝陽區等核心區域。
線路覆蓋了多個重要商圈、居住區及交通樞紐,如國貿、海淀黃莊、勁松等,吸引了大量通勤和日常出行的乘客。
二是換乘站多且承擔中轉客流。
10號線與多條地鐵線路交匯,承擔了大量的換乘客流。其承擔的途徑客流(非本線進出站)占全網的27%,換入(非本線進站)占其客運量的46%。這意味著大量乘客通過10號線換乘至其他線路,進一步增加了線路的客流量。
三是南城東西向路網部分路段,只能走10號線。
北京地鐵網絡中,部分線路間無法直接換乘,導致牛馬們需通過10號線進行中轉。
例如,南城東西走向的地鐵線網相對較少,新線開通后帶來的新客流也通過10號線進行換乘,進一步加劇了線路的擁擠程度。
四是環線形成后運力大幅提高。
10號線成環后,馬車最小發車間隔縮短,運力顯著提升,吸引了更多牛馬選擇該線路出行。
四、地鐵啥時候牛馬最多
還是以2024年為例。日最高客運量為1255.12萬人次,發生在2024年7月19日。
2024年7月19日這天有啥特殊?主要是疊加了以下幾個buff。
一是周五本身通勤量就大。
7月19號并非節假日,但卻是一個周五。北京因為整體面積比較大,為方便上班,很多人周一到周四是住在出租屋里,周五回家(京郊、天津或河北),會通過地鐵去往火車站或客運站,或者直接長距離坐地鐵回家
二是天氣惡劣。
根據北京市氣象臺當天的天氣預報,發布了雷電藍色預警信號,晚七點到八點,自西向東出現雷陣雨天氣,局地短時雨強較大,并伴有7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
重點在于冰雹,下雨還能打到車,但冰雹天氣很多計程車車主擔心愛車被砸,當天沒有出車。再疊加時間點正是下班高峰期,自然首選是乘坐地鐵。
五、哪座地鐵站最忙
一般來講,大的換乘樞紐站、連接火車站的地鐵站、熱門商圈附近的地鐵站較為繁忙。
比如:
北京西站(連接火車站,換乘站)
國貿站(換乘站,換乘的還是1號線和10號線兩大最繁忙線路,周邊精致牛馬比較多)
西直門站(換乘4號線、2號線、13號線,連接火車站)
草橋站(換乘站,且連接大興國際機場線)
豐臺站(換乘站,周邊住宅多)
青年路站(換乘站)
沙河站(附近有很多城中村,租金相對便宜)
天通苑北站(天通苑,牛馬集中地,不用多解釋)
北京南站(日均20.76萬人次的進出站量,排名居首)。
當城中村的月亮爬上晾滿襯衫的防盜窗,有人正為房東漲租的短信輾轉反側,有人盯著醫院繳費單發呆。
他們共享著隔斷間里發霉的墻角,卻各自揣著未拆封的offer、未寄出的創業企劃書、未敢撥通的父母視頻。
每個人的難處不同,但地鐵早高峰的閘機,日復一日,未曾改變,吞吐著潮水般的人流。牛馬,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