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一塊漢江石驚現國家博物館!5月13日“石韻天成——中國觀賞石藝術展”開幕。
全國160多方賞石齊聚北京,場面好不熱鬧。湖北僅一方石頭入選,還是咱十堰的漢江黃蠟石。這方名叫《米芾拜石圖》的奇石,可把人看呆了。
藏家朱富有說,石頭打漢江里來,天生帶著故事。寬39厘米、高23厘米、厚13厘米,個頭不大卻靈氣足。你看那石面,色如舊畫,圖案清爽得很,像幅老畫卷。
山石直立,一人面石作揖,可不就是米芾拜石的場景?
米芾拜石的典故,好多人都聽過吧?當年米芾見奇石如見兄長,焚香下拜,成了千古佳話。
如今這石頭上的畫面,跟典故里的情景一模一樣。漢江水流了千百年,咋就沖出這么塊神奇的石頭?
黃蠟石本就少見,帶天然圖案的更是萬里挑一。你說說,這到底是大自然的手藝,還是天意呢?國家博物館里寶貝無數,這方石頭憑啥能入選?
論質地,它溫潤如蠟;論圖案,它故事感十足。
關鍵是,它把自然奇觀和人文典故合在了一塊兒。湖北那么多石頭,就它成了“獨一份”,真是稀奇。咱漢江里的石頭,原來藏著這么大的寶貝。
好多人看了都感嘆,天然奇石比人工畫還妙。畫面里的人物神態,連作揖的姿勢都活靈活現。
這樣的石頭,是該好好擺在國博讓大伙瞧瞧。
不過也有人琢磨,這石頭到底值多少錢呢?錢不錢的先不說,它背后的文化味兒才最珍貴。從米芾拜石的典故,到如今石頭入展,都是文化的傳承。
咱老百姓看個熱鬧,也能從中感受到老祖宗的審美。漢江石能登上國博的舞臺,是咱湖北人的驕傲。想想咱身邊的漢江,說不定還藏著更多寶貝呢。
你說,漢江里還有沒有這樣的奇石沒被發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讓人猜不透。
這方《米芾拜石圖》,算是給漢江石爭了口氣。以后說起漢江的寶貝,除了魚蝦,還有這些會“講故事”的石頭。觀賞石的魅力,就在于天然形成的獨特性。
每一塊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咱普通人或許不懂太多鑒賞門道,但看著舒服就是好石頭。
像這樣既有故事又有看頭的石頭,誰見了不夸一句好?
這次展覽給了漢江石一個大舞臺,讓更多人認識了咱湖北。說不定以后,會有更多漢江奇石走出深山,讓世人驚嘆。
石頭雖不會說話,但它們身上的印記,就是最好的語言。《米芾拜石圖》的亮相,是偶然也是必然,是實力更是緣分。
咱就盼著,這樣的文化寶貝能多些,再多些。當然啦,奇石雖好,保護漢江生態更重要。
只有保護好母親河,才能讓更多奇跡留在人間。你對這方亮相國博的漢江石有啥看法?
來聊聊唄!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情況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