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楊雪
2025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重點強調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對文化身份的守護、創新和重構等新任務,博物館如何明確自身角色,積極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與時代同頻共振。
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探索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融合的全新路徑,以“國際博物館日”為契機將傳統文化與時代融合,多場館聯動,精心策劃主題展覽,創意開展多元文化活動。
秩序的齒輪——總督樓建筑細節的藝術科學與實用性展
19世紀末興起的名為“新藝術”的新秩序,在德國稱之為“青年風格派”。總督樓在此新的秩序影響之下,建筑設計從局部至整體都呈現出與往昔不同的藝術風格與追求。建筑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通過人的思想意識表達出來。建筑藝術又不同于其他的藝術,其精神內涵難以被一般游客理解。展覽從總督樓局部建筑藝術和實用性細節入手,向游客展示建筑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幫助游客理解建筑內在的深刻含義。
5月18日當天,為了增加現場游客的觀展體驗,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現場授課,以剪紙藝術的形式再現總督樓細節。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8日起
展覽地點: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院內
剪紙活動時間:5月18日9:00-11:00
寫生入神——徐悲鴻與康有為書畫作品特展
康有為與徐悲鴻的情誼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徐悲鴻在康有為指導下遍臨名碑,廣聞博見,書藝精盡。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紀念堅持藝術創新、愛國為民的文化楷模,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共同舉辦《寫生入神——徐悲鴻與康有為書畫作品特展》。展覽精選徐悲鴻書畫代表作品及其收藏的康有為書法作品(復制品),講述文化名人背后的故事,再現徐悲鴻精彩絕倫的美術成就及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發展壯大而鞠躬盡瘁的藝術生涯。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限量發放100張展覽紀念明信片,先到先得。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3日-8月24日
展覽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青島名人故居漫游文化展覽
名人故居,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歷史記憶和城市文脈的重要載體。數量眾多、類型多樣的名人故居,構成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和文化精粹,透視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國立青島(山東)大學建校以來青島新文學的發展歷程。青島名人故居大多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筑類型以庭院別墅和獨立式住宅、里院建筑為主,呈現集山、海、人、居于一體的格局。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3日起
展覽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庭院內
玩活動:創意活動,趣味解鎖
“青島名人故居漫游”護照集章打卡活動
發揮青島市名人故居文化資源優勢,串聯老城區名人故居,定制專屬活動護照及印章,開展“名人故居漫游”護照集章打卡活動。通過加強場館資源聯動、豐富文化業態體驗、研發多元文創產品等形式,為觀眾提供全新的活動參與形式,助力青島名人故居活化利用。
聯動名人故居: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老舍故居、周叔迦故居、趙太侔故居、王統照故居、華崗故居、聞一多故居。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3日-18日9:00-16:30
活動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有為空間站”快閃活動
結合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打造“有為空間站”名人故居IP主題快閃活動,開放康有為故居卷軸打卡空間,設計14家名人故居“微型”展覽,開展書法、拓印、專題講座等系列文化活動,增設文創快閃鋪、有為空間站快閃咖啡等文化消費,帶給觀眾全新文化體驗。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3日-18日9:00-16:30
活動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天游學堂”文化講座
寫生入神——從哈同花園到北平藝專
邀請徐悲鴻后人、徐悲鴻紀念館典藏部主任徐冀做文化講座"寫生入神——從哈同花園到北平藝專",講述徐悲鴻與康有為的深厚情誼,及徐悲鴻早期的藝術、教育成就。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3日14:30-15:30
活動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來自黃河流域的世界級雙非遺——馬頭琴專題講座
圍繞黃河流域的文化遺產——馬頭琴,邀請中國馬頭琴學會山東分會會長楊易錫先生開展專題講座。楊易錫會長現場講解馬頭琴的起源與黃河流域文化關聯、制作工藝與音樂特色、非遺保護現狀與國際化傳播,現場進行馬頭琴演奏,觀眾可近距離觀察樂器并提問交流,還有機會在專家指導下學習基礎演奏技巧。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7日10:00-11:00
活動地點: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文化講堂
“我心中的家鄉建筑”小小建筑師原創作品展示
以未成年人視角,利用廢舊物品創作心目中的家鄉地標或代表性建筑立體作品,并進行介紹和展示,用童真反映美好城市。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8日起
活動地點: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兒童游藝室
“萌芽實驗室”古堡植物養成記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也致力于傳播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理念,充分利用庭院空間打造場景化、多樣化生態環境,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協調。
君子蘭,作為中國傳統名花,最初引入青島并逐步流行于全國各地種植。通過細致觀察一株君子蘭的成長過程,在專業老師的教學下獲得植物學知識,感受生命的強悍,允許個體的差異,欣賞自身的獨特,讓孩子們在歷史建筑中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生命成長的奧秘。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8日第一期(目前第一期已成營,后續開展時間:6月14日、7月19日、8月16日)
活動地點: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文化拓印體驗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中國第一”是康有為先生對青島評價的經典名言,也是青島最響亮的城市名片。拓片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社教人員帶領觀眾,免費體驗拓片制作過程,講解拓片文化內涵,將青島本地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做城市文化窗口的傳播者。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8日10:00-11:0015:00-16:00
活動地點: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民俗文化體驗區展示活動
體驗區內有專業的傳統手工老師進行指導,讓游客能夠了解真正的傳統手工技藝,游客自己動手參與中藥香囊制作、魯派內畫、中國結、傳統烙畫、書法等非遺項目的體驗,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活動時間:2025年5月18日9:00-16:00
活動地點: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天后宮)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