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西臚鎮西二社區,一座占地54.56畝(3.6萬平方米,抵得上近400戶普通人家)的私人莊園盤踞在集體工業用地上。
五座潮汕傳統“駟馬拖車”格局的老式厝與六座歐式別墅交錯矗立,涼亭圍墻環伺,名貴木材與潮汕嵌瓷工藝在陽光下刺目地閃耀。
被稱作“潮汕豪宅天花板”的“英之園”,所有者陳氏三兄弟的名字在村民口中諱莫如深。曾被限制高消費的當地企業家,以工業用地為幌子,在十年間將集體土地蠶食殆盡。
當衛星遙感監測揭開這個驚天違建時,1.07億的損失已成定局,而官方始終三緘其口的“十億造價”傳聞,恰似黑色幽默。
這不是孤例。在深圳南澳海域,時尚集團董事長郭奎章的“海上皇宮”曾以億元投資打造海上奢華迷夢,直至2018年才被徹底拆除。
黑龍江牡丹江的“曹園”削山占林,毀林百畝建起仿古城樓。
西安鄠邑區的陳路別墅,以1.3個足球場的面積非法占據基本農田。
違建背后,藏著某些新富階層扭曲的財富倫理與權力變現的隱秘邏輯。
梳理這些違建巨獸,其建造模式驚人相似。
郭奎章以休閑漁業之名圈占海域,陳路借農業項目幌子強占耕地,陳某彪假工業用地之名修建宅邸。
這些富豪深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道,先以合法名義立項,再逐步蠶食擴張。
更值得玩味的是,違建往往能持續數年甚至十余年,直到媒體曝光才迎來執法鐵拳。
富豪違建的底氣不僅來自銀行賬戶的數字。
細究違建者的身份,郭奎章頂著“商業地產領軍人物”光環,李土金曾任茂名市人大代表,陳氏三兄弟的英之皇集團與國企合作密切。
這些社會頭銜與政商關系構成無形的保護傘,讓執法者投鼠忌器。
當牡丹江“曹園”被舉報時,相關部門最初竟以“在建旅游項目”搪塞;深圳“海上皇宮”更獲得省海洋與漁業局領導的“先行先試”批示。
權力與資本的合謀,使得違建別墅在監管盲區野蠻生長。
法律的天平頻頻失準。更助長了富豪們的肆無忌憚。
違建,是要坐牢的。
我國刑法有“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和“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非法占用農用地,五年以下牢飯加罰金。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輕的三年以下,重的七年起步。
但縱觀近年紀錄,除北京李寶俊因施工導致塌方獲刑五年外,多數違建富豪僅面臨罰款或拆除處罰。
潮汕“英之園”案中,陳某彪僅被處以行政處罰;深圳“海上皇宮”雖歷經兩次強拆,郭奎章始終未被追究刑責;西安陳路、支亮雖被判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卻雙雙獲得緩刑。
反觀普通違建者:惠州鐘慶輝因阻撓執法被判刑六個月,海南黃遠錚購入違建別墅反遭行政處罰。
如此“選擇性執法”,讓法律尊嚴在富豪面前碎落一地。
執法尺度不一背后,既有地方對“納稅大戶”的投鼠忌器,更暴露了某些富豪對法治的腐蝕力量。
2024年胡潤百富榜,上榜富豪406人(以10億美元為門檻), 總財富達到了1.3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萬億元)。
不僅是中國,樂施會在與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同時發布的一份新報告中表示,自2020年以來,全球共創造了42萬億美元新財富,其中前1%的富人就占了近三分之二。
每隔30小時,就會產生一位新的億萬富翁,同時100萬人陷入貧困。
中國傳統文化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上述先富起來的人,卻演繹出“窮時守法守規,富后無法無天”的現代寓言。
他們掌舵的企業或許創造就業、繳納稅收,但違建行為卻踐踏土地紅線、破壞社會公平。
更諷刺的是,這些富豪中不乏慈善榜常客,郭奎章著書立說談創業,鐘睒睒捐資建校獲美譽。
公開場合的樂善好施與私下里的違法侵占形成尖銳對立,暴露出部分富豪將慈善面具與掠奪本質融為一體的生存智慧。
富豪們左手在慈善晚宴上簽支票,右手在集體土地上蓋莊園,用公益光環消解輿論質疑,借政協委員頭銜構筑監管防火墻。
慈善,也是他們一筆“以小博大”的生意。
從經濟視角看,富豪違建本質是資本過剩的畸形產物。
當實業投資回報率走低,炒房炒股受調控限制,部分富豪轉向奢侈品消費與土地侵占。
深圳“海上皇宮”造價近億,西安陳路別墅陳列181件文物,投資既為彰顯身份,更是資本尋求保值增值的另類途徑。
但將集體土地、國有海域變為私人樂園,已超出正常投資邊界,演變為對公共資源的野蠻掠奪。
同時,社會治理的漏洞亦為富豪違建提供可乘之機。
現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審批嚴、監管松”的特點,基層執法常陷入“民不舉官不究”的惰性。
當違建者具備強大法律團隊與政商資源時,監管部門更容易選擇“以罰代管”。
“海上皇宮”獲得養殖證、秦嶺別墅持有土地證的怪象,更揭示審批環節的失守。
富豪群體的財富倫理亟待重建。
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應包含對規則的敬畏,而非將財富異化為特權。
張一鳴、曾毓群等科技新貴依靠創新積累財富,其企業市值與個人身家成正比增長;而靠侵占公共資源炫富的違建者,即便坐擁十億豪宅也難掩精神貧瘠。
社會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財富引導機制,讓富豪們明白:真正的尊貴不在于擁有多少土地,而在于創造多少價值;不是將圍墻修得多高,而是把格局放得多大。
環視正在或即將被拆除的豪華違建,它們恰似當代的“阿房宮賦”。
杜牧筆下“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警句,今日讀來仍振聾發聵。
當推土機碾過“英之園”的嵌瓷壁畫時,但愿能碾碎某些富豪“普天之下莫非我土”的迷夢,更碾出資本與權力之間的防火隔離帶。
畢竟,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容忍任何人將“獨善其身”活成“獨占天下”。
作者簡介
當你關注財經和時事熱點時,我愿與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