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5月14日電 題:搶澆穩產水 田間抗旱忙——陜西武功夏糧生產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彤
谷雨節氣以來,每天天剛擦亮,陜西省武功縣順興達家庭農場負責人董思攀就會和農場的老伙計們,來到耕種的200畝麥田邊。
在熟練地將灌溉水帶從井口鋪向田邊后,等待水流入田的間隙,有著多年種糧經驗的董思攀習慣性地掐起幾株麥穗,看一看顆粒飽滿度,掂一掂麥穗的重量,這幾乎成了他最近的“必修課”。
按董思攀的話說,這茬冬小麥已經進入灌漿生長進而形成小麥顆粒的關鍵階段。“今年的畝產能不能穩定在1000斤以上,這最后一次灌溉將發揮決定性作用。”他說。
董思攀告訴記者,去冬今春以來,武功多地遭遇冬春連旱。往年從秋季下種到次年夏季收獲,一般只需要進行一次冬灌,畝產就能穩定在1000斤以上。“但這次的干旱持續時間長、干旱程度廣。為了穩定產量,我們貞元鎮北晁村的8眼機井已經全部投入抗旱。”
目前北晁村3200畝麥田正在開展第二輪“一噴三防”,即噴施葉面肥等混合配劑,以達到防治病害、蟲害及干熱風的效果。“武功縣農業農村局向我們提供了每畝25元的無人機作業噴防費和農藥補貼,有效降低了我們的生產成本。”董思攀說。
15公里外的武功鎮涼馬村,金沙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立科也一刻不停地巡走在他們種植的6500畝麥田邊,一邊緊盯灌溉進度,一邊查看麥苗長勢。
魏立科說:“農諺說‘小滿麥斷根’,意思是小滿節氣后,冬小麥就會逐步停止生長,只待氣候條件允許進行收割。從眼下到小滿,已經沒有幾天了。一方面,我們要繼續對麥田進行輪灌;另一方面,還要緊盯天氣狀況,預防干熱風、病蟲害等不利影響。”
看著立桿式噴水機將清水不斷灑向田間,魏立科說:“通過適時適量灌溉,確保小麥籽粒飽滿,是穩住這茬小麥產量的關鍵。”
記者從武功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4年武功冬小麥種植面積為30.2萬畝。目前當地正通過及時淺灌、葉面噴肥等綜合措施,穩定冬小麥等夏糧產量。
來自陜西省水利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陜西全省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少近四成,關中大部、陜南西部等區域出現輕到中度干旱,局地發生重度干旱。目前陜西正全力以赴,確保夏糧產量穩定形成。(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