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北京行,因為身體不適,即使進了王府中環,也沒能走到項目B1層西端、當時才亮相不久、原停車場改造而成的“DROPOFF”空間。今年五一小長假再次前往補課,還特地從DROPOFF所在區域入口進場,沒有再錯過,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區域,我在2019年首次探訪王府中環時攝入過一個畫面,當時的豪車陣列著實讓我深刻感受到貧富差距,一幀彰顯項目規格。
與DROPOFF區域剛亮相時主要呈現全新的空間設計以及豐富的策展手法有所不同,如今區域已經引入了更多元的商業內容,關于區域介紹,我就直接用Kimi截圖了。
組圖奉上:
需要補充的是,能看到DROPOFF區域與B1原有空間達成了無縫銜接,通過相對靈活的咖啡品牌外擺進行了順滑過渡。
DROPOFF空間與項目西側四合院引入Aēsop和LE LABO等調性品牌類似,突破了購物中心本體極致端莊的風格,帶來更為多元化的空間和內容體驗。
空間除了對天地墻進行了完整重塑外,保留了不會影響規劃招商的地面停車位及標識,是對“不知情觀眾”的一種彩蛋式告知——這里過去可不是這樣噢~頗具巧思。
從標題可以看到,王府中環的DROPOFF區域只是本文的一個引子,畢竟區域開放已有多年,算不上新作品。只是想借此契機,一并聊一些個人遇見過的車庫空間運用案例,以及看點。
首先是2017年,我在《第一次寫大寧國際商業廣場》一文中分享過的兩個業態,分別是在立體停車場高區打造的“潮好玩”運動集合體驗空間。
以及從車庫斜坡一直到屋頂空間打造的索福德青少兒快樂足球,非常有想法,這可是近十年前就有的案例。
2019年,當時堪稱上海商業事件發生高地的興業太古匯在時裝周期間打造了一則車庫走秀案例,我也曾寫過《從城市時尚標簽打造到車庫走秀,完整復盤興業太古匯時尚季主題活動》一文,現場真是酷出天際。
2021年,上海K11打造THE GARAGE空間,相關閱讀可見《K11 | THE GARAGE,城市中心的多元文化基地》,后升級為GARAGE NEVER SLEEPS。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多數商業內容主要集中在高層車庫區域;而地下車庫由于各種因素只能常以活動形式呈現,在上海市場,2023年改造煥新后的正大廣場地下車庫就針對其“零碳”標簽打造過一場“無痕市集”。社交媒體搜索后會發現全國各地類似的市集企劃最為常見。
從上述內容,能看到商業項目對于車庫的運營由來已久,有些是長期的改造,其實只是保留了結構,舍棄了車庫的原始功能;有些則是利用其空間特色,舉辦具有調性的定制活動。其中不乏幾個看點:
1、首先當然是要合規,這是原則性問題,應在此基礎上做探討。
2、項目底子足夠優秀,常規空間已能駕馭得游刃有余,才有進一步挖掘更多延展空間的訴求,否則還是不要瞎折騰了。
3、如果是常規商業業態,往往選擇改造后的高層立體車庫,這些業態具有私密、細分、目的性等標簽,相當于挖掘出一個“不打擾”的場域給到特定的用戶群體使用。
4、活動企劃的選擇,“暗潮”風更為合適,不論是走秀還是市集不乏潮流導向,更易在車庫營造潮酷氛圍。
商業空間運營始終是值得思考的選題,借王府中環帶出這則針對車庫改造及運營方式的小專題,也期望未來有更多有趣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