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京東集團發布2025年Q1財報。財報顯示,一季度京東集團營收達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創下近三年營收增速新高;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增長52.7%;營收、凈利雙雙超預期。尤其是本季度京東集團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實現了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20%。這表示,京東在面對來自阿里、拼多多、抖音、美團等諸多競爭對手的挑戰下,不僅守住了零售護城河,還展現出穩固的競爭優勢。
行業競爭加劇,護城河依然穩固
進入2025年之后,即時零售賽道突然爆火,美團依托騎手網絡和閃電倉模式,強勢殺入3C品類。業內不少人士認為,美團加碼的即時零售將直接沖擊京東的3C核心用戶群,影響京東零售業務的基本盤。但就京東集團Q1的財報來看,并沒有看到來自競爭對手影響的痕跡。
京東Q1財報顯示,其帶電品類收入同比增長17.1%,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14.9%。季度活躍用戶數也實現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戶數和訂單量同樣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京東不但在其核心業務帶電品類上實現兩位數的大增,季度活躍用戶數還實現了連續6個季度的同比雙位數增長。這既顯示出“買3C上京東”的用戶心智依舊牢固,也展現出京東物流覆蓋全國3600多個倉庫的智能物流網絡實現全鏈路降本增效的實際價值。京東通過自營物流和“亞洲一號”智能倉維持效率優勢,3C家電庫存周轉僅30天,顯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24年雙11期間,京東3C數碼銷售額占比56.2%,家電市場份額56.9%,仍居首位
用戶心智認知的高黏性、高效的物流網絡以及可信賴的品質供應鏈組成的業務“護城河”,讓京東在面對同業競爭時“牢不可摧”!
劉強東親自坐鎮,新業務成績喜人
2024年一年,劉總給京東管理層做了1800人次的培訓,近乎每周4天,涵蓋戰略設計、業務打法、團隊能力建設,甚至用戶體驗細節。
一季度,京東正式開啟外賣業務,并嘗試將其融入京東生態系統。劉強東為進行京東外賣全鏈路系統的戰略驗證,不惜化身外賣員,送了一天外賣。他不僅提出“超時免單”的機制,還和外賣員共同進餐交流,在一線感知外賣員對京東外賣戰略的真實反饋,從而從戰略層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微調。
在劉強東親自坐鎮之下,包括京東外賣在內的新業務一季度收入達到57.5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8.1%,使外賣業務與現有零售業務形成協同,有效抵御和對沖了美團等對手對京東核心業務的威脅。
在本季度財報中,雖然京東新業務虧損擴大至13.27億元,但其通過“秒送”在內的新業務,進一步強化用戶體驗,吸納商家和騎手資源完善即時零售的運力網絡,有望拉動低頻高客單的帶電品類,成為驅動京東零售業務增長的又一強大引擎。
財報驗證戰略有效性,京東競爭優勢持續擴大
京東在3C、家電等帶電品類的優勢,源于其與頭部品牌建立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一季度財報中,京東公布其與小米等數碼產品品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并將在今年通過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實現6萬款新品年銷售破百萬、6000款新品年銷售破千萬、600款新品年銷售破億。另外,“京創雙百計劃”將以構建全域內容生態為核心,在今年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助力10萬商家成交量同比增長超100%。
另一方面,京東通過自建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將品牌商的運營成本從傳統渠道的12%-18%降至6%,既實現幫助品牌商的降本增效,又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商品。同時,京東也通過這種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與技術協同,實現自身供應鏈與合作伙伴生態的深度綁定,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競爭優勢。
京東在本季度實現營收、凈利雙雙大增,有效驗證劉強東提出的“產品、價格和服務”,尤其是低價,在京東通過規模化集采、引入更多品類、百億補貼等措施,使其帶電品類重拾價格優勢,收獲17.1%的同比增長。
未來,隨著京東在外賣業務領域的持續深耕,其即時零售業務與核心業務的協同深化,京東全鏈路效率優勢有望進一步放大,并形成難以被流量型平臺復制的護城河。而隨著其海外倉建設布局的完善,再加上其在供應端的積累,將使京東持續領跑高附加值品類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