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行業補貼大戰如火如荼,但一場隱秘的灰色交易正在侵蝕消費者信任。有媒體記者暗訪發現,大量無證黑作坊通過中介代辦服務,僅需1800元即可“變身”為連鎖品牌外賣店,堂而皇之地入駐主流外賣平臺。
這些“幽靈店鋪”藏身居民樓、地下室甚至街頭攤位,卻以虛假證照和品牌掛靠繞過平臺審核,將“三無”餐食送入千家萬戶。
黑作坊“洗白”產業鏈:從假證到真照的灰色操作
有媒體以商家身份聯系多名代辦中介,對方均宣稱“無營業執照、無餐飲許可證、無實體門店”也能開店。一位中介透露:“只需提供一個騎手取餐地址,哪怕在家里做飯或擺攤都行。我們提供全套真實證照,1800元一家店,最快兩天上線?!碑敱粏柤白C照來源時,對方含糊表示“有專門渠道”,并強調“假證風險大,我們提供的都是真照,成本高所以收費貴”。
暗訪中,中介展示了“成功案例”:某居民樓內,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室被臨時掛上“XX炸雞”招牌,通過中介提供的品牌賬號(如“麥羅塔+自定義后綴”)上線外賣平臺。視頻審核環節若不通過,中介甚至提供“一鏡到底”代拍服務,偽造實體店環境。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洗白”服務無數量限制。一位中介直言:“一人開十家店都沒問題,只要肯花錢?!睋脚叮澈诨耶a團伙通過類似手段幫助超1500家無證店鋪上線,非法牟利逾百萬元,目前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平臺審核形同虛設:品牌掛靠成“免死金牌”
目前,中介主要利用平臺對連鎖品牌的審核漏洞。通過掛靠知名品牌(如“麥羅塔”),黑作坊可繞過區域經理實地核查,甚至免除衛生檢查。某中介宣稱:“掛靠后,平臺無權管你,只要不出重大事故或刷單,基本不會被封?!?/p>
然而,當致電被掛靠品牌“麥羅塔”官方熱線時,工作人員明確否認此類合作:“這種操作違規,我們絕不會允許無實體店的商家使用品牌資質。”平臺方面也回應:“餐飲商家必須有實體門店,居民樓內開店屬嚴重違規,消費者若發現可舉報。”
盡管平臺聲稱加強審核,但中介仍能找到漏洞。例如,利用“老店新開”規則,將已注銷的店鋪證照重新包裝;或通過PS技術篡改門頭照、租賃合同等關鍵材料。某中介炫耀:“我們做的店,平臺系統根本查不出問題。”
消費者健康懸于一線:黑作坊臟亂差觸目驚心
這些“幽靈店鋪”的衛生狀況令人作嘔。有記者根據外賣平臺地址找到多家黑作坊,發現所謂“廚房”實為堆滿雜物的陽臺或地下室,操作臺上油污堆積,食材隨意堆放,甚至有蟑螂出沒。某“過橋米線”店在平臺展示的照片中門面精致,實際卻是一個無堂食的外賣窗口,簡易招牌與平臺照片完全不符。
更危險的是,部分黑作坊為降低成本,使用過期食材、回收油,甚至添加非法添加劑。2024年,四川達州市某魚莊因回收顧客廢棄油脂熬制鍋底被查,3個月內銷售近5萬元“地溝油”;甘肅張掖市5家釀皮店為增加韌性,在面粉中添加超標79倍的硼酸,導致多名消費者中毒。
監管重拳出擊:全國多地開展專項整治
面對亂象,監管部門已展開行動。2025年1月,美團公示違規商家名單,下架數百家“幽靈店鋪”;北京市場監管局將“幽靈外賣”納入九大消費問題整治重點,嚴查證照租借、虛假地址等行為。
地方層面,重慶市率先出臺《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明確要求商家廚房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安裝高清攝像頭實現全流程追溯,并強制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家指出:“幽靈外賣的核心問題是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無法通過平臺獲取商家真實信息,導致維權困難?!彼ㄗh,平臺應引入區塊鏈溯源技術,要求商家上傳食材采購、加工過程等關鍵數據,并開放給消費者查詢。
此外,公眾監督成為重要突破口。2024年,河南新蔡縣紀委監委開通網絡餐飲舉報專線,3個月內收到127條線索,查實率超80%;黑龍江伊春市聘請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監督員”,通過“隨手拍”舉報違規后廚,聯動市場監管部門突擊檢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