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昂 攝
5月13日,“石韻天成——中國觀賞石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中國觀賞石藝術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對石頭的喜愛與鑒藏,賦予了中國觀賞石鮮明的藝術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賞石藝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受到社會的認可與青睞,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
江山如此多嬌(大理石)
該展覽分“形生雅韻”“趣覽萬物”“意會春秋”“境觀江山”四個單元,涵蓋巖石類、礦物晶體類、生物化石類、隕石類等160余方觀賞石,從視覺形象的角度將觀賞石“形、質、色、紋、韻”鑒賞五要素融為一體,展現中國觀賞石的多樣形態,構建起跨越地質學、藝術學、文化人類學的多維闡釋空間。
游隼(戈壁石)
“中國皇后”(菱錳礦)
這些全部來自中國境內的石頭匯聚了中國觀賞石界的主流賞石類型,觀眾不僅能一睹中國賞石的多樣性,更能從中了解豐富的地質知識,感受自然的神奇魅力,領略中華大地的物華天寶。
將相和(陳爐石)
“石不能言最可人”,中國歷代文人雅士,在自然天成的山石中找到了歌詠傳頌的對象,并為這些自然之物披上了人格化的外衣,成為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物化對象,也是文人雅士托物言志的物質載體。或奇崛嶙峋、或光潔溫潤的石頭,承載著中國人的審美意涵,而富于哲思理趣的審美觀念背后則反映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在天然石頭上,自然界中動植物形象生動的造型,山川的宏偉、水流的靈動、云霞的飄逸,生動的場景通過石頭的形、色、紋一一勾勒,讓人們感嘆自然的神奇,與自然的對話中感受中華文明獨有的藝文思想和審美韻味。
春華秋實(戈壁石)
展覽將觀賞石“形、質、色、紋、韻”鑒賞五要素融為一體,將賞石天然的視覺效果與人文內涵深度融合,展現蘊含在賞石藝術中的韻律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與自然之美。觀眾在欣賞的同時,更能深入理解賞石背后的藝術與人文內涵。(姜坤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