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棉絮已經偃旗息鼓,武漢的櫻花漸漸凋零,北京的玉蘭也相繼落下——隨著五一假期結束,春天正以極快的速度向北撤退。
當通勤路上漫天飛舞的楊絮、柳絮消失不見,“過敏星人”正準備放下心理防備時,“過敏刺客”卻以塵螨、霉菌、紫外線等形式繼續侵擾我們的生活。
免疫系統的叛逆期,比我們想象中的漫長很多。
普通人的四季春天賞花,夏天旅游,秋天爬山,冬天賞雪,但“過敏星人”的四季是春天遭受花粉、柳絮過敏,夏天被紫外線、蚊蟲侵擾,秋天換季時候皮膚過敏,冬天受到冷空氣刺激。他們 不 是 在 過敏,就是在抗過敏 和 抵抗 過敏 焦慮 的 路上 。
過敏,一場全民參與的“免疫抵抗”
如今,過敏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病,影響了約三分之一的人群。
早在2011年,WAO(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就指出,全世界有30%-40%的人正在被過敏疾病影響,這相當于,每10個人中,就有3個人是過敏體質。
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寶清教授及其團隊寫作的《過敏星人生存寶典》指出,全球有2.4億-5.5億人可能發生食物過敏;超過4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大約有3億人患有哮喘,每年有超過4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
《過敏星人生存寶典》 作者:孫寶清團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我國的情況也值得關注:《中國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修訂版)》顯示,從2005年至2011年的六年間,我國成人過敏性鼻炎患病者從11.1%上升至17.6%,患病人數大約增加了1億。《過敏星人生存寶典》指出,37%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成哮喘,47%的患者會在9年內發展成哮喘。
不僅如此,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根據2014年開展的中國城市0——4月齡嬰幼兒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有40.9%的嬰幼兒家長報告自己的孩子出現過或者出現了過敏性疾病癥狀,0——24月齡嬰幼兒各類型過敏性疾病的現患率為12.3%,相當于每8個嬰幼兒里就有1個疑似易過敏體質。
在我國,過敏原一直呈現出“南螨北蒿”的分布狀態——南方人苦戰塵螨,北方人硬剛蒿屬花粉,可謂防不勝防。
剛剛過去的四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經歷了花粉隨風飄散的盛況。通勤路上,大風裹挾著花粉、沙塵等過敏原,鉆進人們的鼻腔,引發噴嚏、鼻涕、眼癢等“痛哭流涕”癥狀。
五月,很多地區的花粉濃度逐漸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研究顯示,氣傳花粉植物的盛花期分為春、秋2個高峰季。秋天致敏性強的草本植物開花較多,且因為秋季氣候逐漸干燥,更有利于花粉傳播,因此我國秋季花粉癥發病人數最多,這在北方地區尤為突出。
2025年3月19日,北京,紅領巾公園,工作人員對路側的檜柏灑水噴淋,以減少花粉飄散量。(圖/視覺中國)
花粉之外,塵螨、寵物皮屑、霉菌孢子……更多過敏原也在無情伏擊著過敏患者。比如塵螨,它潛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早起抖動衣服和被褥時,塵螨被抖進鼻腔;使用空調或暖氣時,灰塵和霉菌也會進入鼻腔;如果寵物的唾液白天在床上積累,晚上人們入睡時更會加重過敏癥狀。
過敏影響的范圍不斷擴大,突破了地域、季節和階層的限制,讓“過敏星人”苦不堪言。
抗過敏戰斗打響,我們應該如何與過敏共存?
如果說過敏是一場意外,那么過敏經濟的崛起則是一種必然。
過敏星人的鼻子里嗅到了過敏原,而商家嗅到了金錢的味道。人體免疫系統的一次“誤判”,正化身成為城市中產錢包收割機:從幾十塊的防花粉口罩、幾百塊的過敏原檢測到上萬元的生物制劑,這場人類與自身抗體的持久戰,正以“消費升級”之名掏空我們的錢包。
以過敏檢測為例,浩歐博首次覆蓋報告顯示,我國過敏檢測市場從2017年的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8.3億元,復合增速達到15%。
除螨儀同樣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除螨儀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顯示,隨著居民對室內除螨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2015-2022年我國除螨儀銷量由62.7萬臺增長至666.5萬臺,除螨儀市場規模由2.8億元增長至28億元。
使用除螨儀清潔床上用品。(圖/圖蟲創意)
購買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各種品牌、各種功率的除螨儀,只為掃除肉眼看不見的塵螨,這已經成為新時代中產的剛需。然而根據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節目組測評,一些號稱除螨率95%以上甚至高達99.9%的除螨儀品牌,實際除螨率只有54.3%。
抗過敏藥物的市場同樣廣袤。比如粉塵螨滴劑5號(暢迪)售價225元/盒,又比如目前國內唯一一款獲批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特效針”奧馬珠單抗(茁樂),單針價格更是超過千元。直到2023年1月,它被正式納入中國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慢性蕁麻疹患者的負擔才開始減輕。
房地產商也從中嗅到了商機。為了減少居民對于空氣質量和家人健康的擔憂,很多房企開始在住宅中配置新風系統和除霾濾網,將醫療級凈化標準引入住宅。通過擴展呼吸的純凈度,此類住宅抬高了自己的售價。高價的“醫療級”住宅,成了城市中產又一自我PUA的源頭。
兒童過敏消費市場更是成為“過敏焦慮”的重災區。《兒童過敏基因檢測白皮書2019》顯示,新生兒過敏市場年消費規模超過200億,兒童過敏消費市場總規模超過500億。由此推算,中國家庭為過敏兒童的平均支出應在千元人民幣以上。
戴著口罩的過敏兒童。(圖/李珠瑩攝)
除了過敏檢測、抗過敏藥物,更隱秘的成本隱藏在日常防控中。兒童脫敏食品、補劑、口罩……商家想盡辦法搜刮父母的錢包,“氪金式育兒”的水位再次抬升。
中國消費者正在用真金白銀為自身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買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種過敏反應都成為了碎鈔機運轉的咔嚓聲。
當過敏從健康問題升級為經濟問題,有人跪求免疫系統回歸正常,有人開始學習與過敏體面共存。
定期清潔家中環境,減少塵螨;定期給寵物梳毛和洗澡;花粉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這些只是遠離過敏原的第一步。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轉,能增強免疫力。讓孩子定期去農場或大自然環境,多接觸并逐漸適應各種微生物,也有助于兒童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統。
(圖/《怦然心動》)
在萬物皆可過敏的時代,我們大概可以學著對它脫敏。當“過敏星人”學會與免疫系統和平相處,各種過敏檢測和抗過敏藥劑將不再是中產的通行貨幣和焦慮源,我們或許終將明白,心理過敏可能才是真正的病因,而真正的抗過敏自由,是找到身體與自然和解的樞紐。
參考資料: [1]《過敏星人生存寶典》孫寶清團隊.中信出版社 [2]《過敏性鼻炎泛濫成災,為何應對靜悄悄、慢吞吞》瞭望新聞周刊 [3]《越來越多中國人,被過敏害慘了》浪潮實驗室 [4]《中國氣傳致敏花粉的季節和地理播散規律》解放軍醫學雜志 [5]《過敏自免兩翼齊飛,行穩致遠進而有為》浩歐博
編輯 詹騰宇 運營 彭鈺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