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耶路撒冷郵報》5月12日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暗示將繼續擴大在加沙的作戰行動。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稱,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已近600天,以軍向加沙累計發射超10萬噸各型彈藥,導致超6.2萬巴勒斯坦人死亡或失蹤,由此產生的海量未爆彈,更給這片土地造成巨大創傷和隱患。
聯合國估計,落入加沙地帶的炸彈、炮彈和導彈,或有多達10%并未爆炸,隨時可能傷及無辜。
外媒稱,按照以方對加沙實施4萬次空襲估算,這一比例也意味著即使每次轟炸只投下一枚炸彈,也會產生約4000枚啞彈。
路透社指出,以軍投擲的炸彈多系美國制造,主要分為非制導炸彈、制導炸彈、小口徑炸彈3類。
其中,有的攜帶數百公斤烈性炸藥,爆破威力巨大,有的配備各種光電制導套件,還有的發射后會展開折疊雙翼,以便長距離滑翔。
上述炸彈無論處于未爆狀態,還是變成殘骸,落地后都會對人員、環境構成危害。
比如炸裂的彈片和張開的翼片,邊緣如刀刃般鋒利,極易造成割傷。
而電子元器件和廢棄發動機中,則富集有毒化學物質,并隨時間推移,持續滲透污染大氣和水土。
特別是難以計數的未爆彈,隱藏在遍布加沙的5000多萬噸瓦礫中,化身“沉默殺手”,時刻威脅著210萬加沙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1月在汗尤尼斯市,推土機司機杰梅扎正清理一條滿是碎磚爛瓦的街道,結果鏟刀碰到一枚未爆彈。
“我們被烈焰瞬間吞沒,”杰梅扎和在旁邊玩耍的男孩都不幸失去一只眼睛,手和腿也因灼燒和被彈片所傷。
據聯合國粗略統計,以軍未爆彈已造成至少200人死傷。當地救援人員表示,實際數字遠不止此。
西方記者曾親眼目睹在加沙難民營的垃圾堆里,埋著一枚1米多長的未爆炸彈,而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就聚居在附近。
49歲的教師阿巴德拉曾回到汗尤尼斯的家中查看,也發現一枚炸彈穿透3層樓卻沒爆炸,扎入了幾米深的地下。
以美制MK84炸彈為例,其一旦爆炸,致命彈片可覆蓋6個標準足球場,并留下一個15米寬、11米深的彈坑。在加沙這樣人口稠密的區域,后果不堪設想。
而據路透社報道,清除這些炸彈的努力,卻屢遭以方阻礙。
僅2024年3至7月,以當局就駁回20多項向加沙輸送排爆器材的申請,涉及防護服、高壓水槍、鋁熱火炬等2000余件用品。
排雷人員也表示,他們目前無能為力,只能標記出未爆彈位置,盡量避免當地兒童發生意外事故。
而就算以方毫無保留地合作,聯合國報告認為,清除加沙未爆彈也至少需要10年時間和5億美元資金。
原標題:《危機四伏:210萬加沙人被未爆彈包圍》
欄目主編:周春晟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