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柳葉刀-公共衛生》提到,從衛生投資角度看,過去50年,我國擴大免疫規劃具有極高的經濟回報率,疫苗接種總成本為1240.6億美元,而其帶來的總收益高達24178.5億美元,效益成本比達到了19.48,同時避免了7.03億例患病和248萬例死亡。
疫苗對于個人和整個社會在預防疾病負擔方面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自2002年起,乙肝疫苗被全面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此后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在長期的肝癌與肝硬化防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在出生隊列中的經濟性表現最佳。與此同時,群體免疫效應也在持續顯現。
我國高疫苗接種率使得未接種人群也能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減少了傳染病的傳播風險,進一步提升了我國人民的整體健康水平。
01
我國疫苗分類
我國的疫苗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免疫規劃疫苗(免費疫苗),一類是非免疫規劃疫苗(自費疫苗)。
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應當按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由政府免費向居民提供。接種非免疫規劃疫苗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則,是對免疫規劃疫苗的進一步補充,可以使受種者獲得更全面的免疫保護,預防更多疫苗針對的疾病。
02
免疫規劃調整新動向
今年,疫苗與健康大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在大會發言中提出了對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的展望和設想。他表示,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原則是統籌規劃、動態調整、分步實施,國家疾控局準備做一個到2030年的五年規劃。
對于要優先考慮納入的疫苗,從我國疾病形勢和疾病負擔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提到HPV、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水痘、肺炎球菌疫苗。對于要考慮的因素復雜,他表示,國際普遍共識的、疾病負擔重、成本效益高、疫苗產能滿足需求、財政可負擔的疫苗,要盡快新增。
2023年發表于《柳葉刀-公共衛生》的另一項研究中,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帶領的團隊從多方面綜合考量,對4種主要兒童非免疫規劃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的順序開展了評估,發現兒童肺炎球菌疫苗的優先級最高,可以優先考慮。
我國目前獲批上市的13價肺炎疫苗主要有沛兒13(單載體)、沃安欣(單載體)、維民菲寶(雙載體),這些疫苗預防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如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
其中維民菲寶(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是目前唯一一款錄入《中國藥典》的13價肺炎疫苗。這一收錄標志著該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及生產工藝上達到國家藥典標準,成為國內肺炎疫苗領域的標桿產品。
03
疫苗——全生命周期的保護者
疫苗不單單是小孩子接種的,人人都應該接種疫苗。
1.嬰幼兒:嬰幼兒體內的母傳抗體保護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衰減,六個月后基本上就會消失,此時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可能會導致嬰幼兒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增加。因此,接種疫苗顯得尤為重要。
2.成年人:成年人與兒童一樣,都可能因感染各種病原體而患病。在童年時期,可能未曾接種或未完成某些疫苗的全程接種。即便接種過,體內針對某些疾病的保護性抗體水平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降低,甚至消失。
此外,由于病原體的變異,原有的保護可能已無法提供有效的防御。
例如,未接種過麻疹、脊髓灰質炎等疫苗的成年人,有感染這些傳染病的風險。流感病毒對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較高的感染性,并且病毒株每年都會發生變異,因此需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3.老年人:隨著機體的衰老,人體的免疫水平又會逐漸下降,免疫系統也會發生衰老,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呈現下降趨勢。因此,老年群體也是免疫保護的重點人群,比如可以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
4.還有其他一些情況,也需要接種疫苗:比如被狗咬傷后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發生外傷后需要接種破傷風疫苗。
每一劑疫苗都是對人類健康的守護,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通過人類不懈的努力,我們終將戰勝那些危害人類健康的病菌!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5)00039-8
本文源自中國科學報公眾號、昆醫大附一院科普在線公眾號等綜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