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間競逐日益白熱化的當下,人才已然成為驅動城市發展的核心引擎。南通近年來也在不遺余力推出人才政策,意在以政策紅利吸引各方英才。然而,近日一則網友投訴卻讓南通人社的政務效率陷入爭議,暴露出在南通人才服務環節存在的短板。
No.1
政策傳導的斷裂與執行的失靈
5月9日,一位2025屆應屆碩士畢業生在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留言,直指南通人才政策落地極其不足。
該網友基于上海交通大學南通日活動對南通產生興趣,試圖進一步了解南通人才新政4.0。然而,其遭遇的卻是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咨詢電話無人接聽、電話號碼提供錯誤等窘境。
這起事件暴露出南通人才政策從發布到執行的信息傳導鏈條出現斷裂,基層人員未能及時掌握政策細節,導致政策宣傳與執行的“最后一公里”梗阻。
網友留言:本人為2025屆應屆碩士畢業生,基于上海交通大學南通日活動的牽線搭橋,對南通這座城市產生了較大的就業安居興趣并在會后了解了南通人才新政4.0的相關舉措,當想對政策進行進一步了解以及后續申請問題問詢時,我撥打了南通人社局,對方不清楚何為南通人才新政。之后我通過南通本地寶小程序給出的宣傳單,底下附了南通人才辦的電話,我在2025年5月9日工作日周五撥了四通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直到撥通0513-83558025(人才中心),接電話的人回復的居然也是不清楚不了解,這令人費解,又給了我一個0513-59000690(人才中心),且當時電話號碼都給錯了,少了個數字,之后我在工作時間撥打依舊沒有打通。我不是很理解這種政務服務的效率和水平,南通政務人員就是南通的一張名片,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落實好相關政策,在其位謀其事。
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復:您好!您關于“人才政策舉措落實極其不足問題”的來信收悉,現答復如下:我局人才開發和對外合作處工作人員已溝通解釋,感謝理解和支持。
類似問題并非孤例,4月下旬另一起關于“蘇服辦南通APP南通體育中體育場地位置不準確”的留言,再次暴露出政務服務體系在執行層面的疏漏。該網友還表示,問題在南通體育“意見反饋”欄目反饋過,但一直沒有處理。此外,3月底還有網友投訴關于“中創區購房補貼遲遲未發放”的問題。
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的并不僅僅是某個人的疏忽,而是整個政務服務體系的疏忽。當政策從文件走向執行時,若無法實現信息的精準傳遞與服務的有效落地,所謂的政策紅利便淪為鏡花水月。
No.2
人才流失的隱憂與城市競爭力的侵蝕
2023年7月12日,南通發布官微曾發布一篇名為《重磅!剛剛,南通發布人才新政4.0》的推文,其中提到——
據了解,我市持續迭代升級人才發展政策,吸引大量優秀人才來通創新創業。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57萬人,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去年,我市入選省雙創人才73人,省雙創團隊10個,入選團隊數占全省近30%,總數連續七年位居全省第二。
在筆者看來,人才競爭不應僅追求數據上的“增長”,更需關注人才的“質”感體驗,否則可能陷入“引才容易留才難”的困境。
對于應屆生而言,初次接觸城市政務服務便遭遇低效回應,無疑會在其心中埋下不滿的種子。人才流動高度頻繁的當下,這種負面初體驗極可能轉化為人才流失的導火索。此外,每一個咨詢者都是城市的潛在宣傳者,政務服務的低效若在社交圈傳播,將引發口碑的連鎖反應,對南通城市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更有甚者,若因政務服務低效導致人才流失,最終受損害的將是南通的產業布局與長遠發展。那些依賴高端人才引領創新的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或許會因缺乏人才支撐而錯失發展機遇。
或許政務考核更側重于政策的制定與發布,對于政策落實過程中的服務、效率、質量等方面關注不足。但政務服務若長期低效,不僅削弱政策公信力,更將讓城市在“搶人大戰”中失去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