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時風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盲人管先生去辦理手機卡,竟被江蘇揚州某運營商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要求完成“睜眼刷臉驗證”!這荒誕程度堪比讓啞巴唱KTV,讓瘸子參加百米賽跑!更可笑的是,營業廳還振振有詞:“這是規定!”
這一事件,看似是個別工作人員僵化執行所謂“規定”,實則暴露了某些服務行業人員的冷漠與愚蠢——他們既缺乏基本的人文關懷,又懶得思考如何優化流程。
今年6月,我國《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即將實施,其中明確指出,“非必要不得將刷臉作為唯一驗證方式”,同時規定,“處理殘疾人、老年人人臉信息時,必須符合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規定,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則。”
但現實是,許多企業為了“技術便利”,一刀切地依賴人臉識別,卻對特殊群體的需求視而不見。這種“技術至上”的傲慢,恰恰暴露了服務意識的缺失。
更諷刺的是,某些企業一邊高喊“科技向善”,一邊對殘障群體的困境充耳不聞。他們并非沒有能力優化流程,而是不愿投入成本,服務特殊人群。這種“效率優先,公平靠后”的邏輯,本質上是一種隱形的社會歧視。
此次事件中,管先生的遭遇絕非個例。類似的問題還存在于醫療、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要改變這種狀況,既需要企業調整服務模式,也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督,對“一刀切”的技術濫用予以規范。否則,“數字鴻溝”只會越拉越大,而所謂的“智能社會”,也將成為對部分人的“智能排斥”。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它如何對待弱勢群體。技術的進步,不該以犧牲人的尊嚴為代價。讓盲人“睜眼刷臉”,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良心問題。
文章最后,附一首打油詩作為結尾:
盲人辦卡要刷臉,
荒誕做法讓心寒。
弱勢群體需關愛,
冷漠愚蠢為哪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