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診斷為脊髓炎的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按下了暫停鍵。肢體麻木、無力,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礙,這些癥狀不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更讓人陷入對未來的迷茫。但別灰心!醫學研究表明,脊髓炎后的 6 個月到 1 年是康復黃金期,抓住這段時間科學鍛煉,神經恢復的希望就會大大增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在黃金期里高效鍛煉,避開康復路上的 “雷區”。
1??早期介入,分階段制定計劃
- 急性期(發病1-2周)
- :以臥床休息為主,可進行被動關節活動(家屬或治療師幫助活動四肢關節),每天2-3次,防止關節僵硬。
- 亞急性期(2周-3個月)
- :逐步增加主動輔助訓練,如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活動,或借助彈力帶、滑輪等器械進行抗阻訓練。
- 恢復期(3-6個月)
- :強化肌力與協調性,嘗試站立、平衡訓練和步態重塑。
2??優先激活核心肌群,重建身體穩定性
脊髓炎患者常伴有腰背肌無力,導致坐立不穩。推薦訓練:
- 橋式運動
- :仰臥位屈膝,臀部抬起保持5秒,重復10次;
- 平板支撐(改良版)
- :肘膝支撐,保持脊柱中立位,逐步延長至1分鐘;
- 坐位平衡訓練
- :在治療師保護下,嘗試抬手、轉身等動作,激活腹肌和背肌。
3??神經促通技術:喚醒“沉睡”的傳導通路
- 本體感覺訓練
- :閉眼觸摸不同材質的物體(如毛毯、木板),通過觸覺刺激強化神經反饋;
- 鏡像療法
- :用鏡子遮擋患側,觀察健側肢體運動,通過視覺欺騙激發運動皮層活性;
- 功能性電刺激(FES)
- :在醫生指導下,用低頻電流刺激靶肌肉,誘發收縮反應。
4??避免過度訓練!這些“雷區”要警惕
- ? 強行拉伸痙攣肌肉:可能引發肌腱拉傷;
- ? 過早負重行走:肌力不足時強行站立易導致關節損傷;
- ? 忽視疼痛信號:鍛煉時若出現刺痛或麻木加重,需立即停止;
- ? 只練肢體不練呼吸:脊髓炎累及胸段時,需加強腹式呼吸訓練。脊髓炎治療咨詢157247268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