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新版本科目錄新收錄了29種新專業。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共有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
大家先來一睹為快吧~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專業呢?
早在2019年就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新增備案專業數量較多的學科是: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機器人工程等。
緊接著各大院校不僅紛紛開設人工智能學院,甚至新增和擴招人工智能專業,目前已經覆蓋到本科專業增設。
那么,這些新增專業都學什么?就業方向是什么?
1. 低空技術與工程
專業介紹: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一級學科基礎上,以低空基礎設施、低空航空器等關鍵科學技術為研究對象,面向多個低空應用領域,旨在引領低空科技的顛覆式創新和產業跨越式發展。
就業方向:低空飛行器研發(無人機設計、適航審定);低空經濟企業(飛行器制造、運營管理);政府機構(低空交通規劃與監管)。
開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2. 智能分子工程
專業介紹:注重分子結構的創新和智能化設計,實現新物質的功能智能化、設計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從而實現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傳感器、高靈敏檢測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創造。
就業方向:醫藥企業(新型藥物分子設計);材料科技公司(高性能材料研發);科研機構(AI輔助化學研究)。
開設院校:大連理工大學(首設該專業,本碩博貫通培養)。
3. 時空信息工程
專業介紹:融合測繪、遙感與人工智能,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感知系統,用于環境監測、自動駕駛等場景。
就業方向: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建模);自然資源管理(地理空間數據分析);科研機構(北斗導航、數字孿生項目)。
開設院校:武漢大學(依托頂尖測繪學科)。
4. 智慧城市與空間規劃
專業介紹:結合AI與大數據優化城市規劃,提升交通、能源等系統效率。
就業方向:政府規劃部門(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科技企業(數字孿生城市平臺開發);工程咨詢公司(智慧社區設計)
開設院校:武漢大學(與華為、騰訊共建實訓平臺)。
5. 人工智能教育
專業介紹:人工智能教育屬于教育學類,畢業授予教育學位。培養具備扎實的人工智能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教育教學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就業方向:教育科技公司(AI課程設計);學校(智慧校園管理);科研機構(教育大數據研究)
開設院校:北京師范大學。
6. 健康科學與技術
專業介紹: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與生物信息、基因技術、預防醫學、運動轉化醫學等知識內容,帶領學生研究生物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衛生因素等對居民健康預期壽命的影響規律。
就業方向:醫療機構(健康數據分析);大健康產業(智能穿戴設備研發);公共衛生部門(疾病預防策略制定)
開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多學科交叉培養)。
這些本科新增專業的設立,對我們考研有哪些影響和提示呢?
首先,新增專業充分體現了國家的戰略需求。如海洋科學與技術和健康與醫療保障等專業,直接回應了當下社會對環境保護和公共健康的高度關注。考研的同學可以重點考慮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關的專業,這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會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其次,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在新專業的增設中得到了體現。國際郵輪管理和航空運動等專業的出現,反映出旅游和航空業的復蘇與發展。這意味著,選擇這些專業的學生將來可能在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中找到廣闊的職業前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也在新專業中得到了重視。智能分子工程、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時空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增設,不僅關注技術本身,更將對社會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在醫療健康、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將為未來的科技人才提供豐富的成長空間。
對于考研的同學來說,新增的本科專業預示著未來研究生教育的新方向和研究領域的拓展。這為考研的同學提供了更多選擇,也提示了研究生教育可能的新趨勢。例如,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的增設,可能意味著這些領域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將得到加強。
因此,考研的同學在選擇專業時,可以考慮這些新興領域,這些領域可能會在未來提供更多的研究機會和就業前景。同時,這也提示考研的同學在選擇專業時,要關注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發展趨勢,選擇那些與時代發展同步、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專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