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賽季,騎士51勝東部第五。
騎士球迷:我們終于不靠勒布朗就打進季后賽啦!
23-24賽季,騎士首輪4-3搶七干掉魔術
騎士球迷:我們終于可以在沒有詹姆斯的情況下贏季后賽啦!
本賽季騎士64勝東部第一,并且兩次打出15連勝,橫掃了全聯盟11支球隊。
騎士球迷:我們今年能不能沒有勒布朗,拿下總冠軍?
答案是,不能。
今天騎士在主場105-114被印第安納步行者干掉,以大比分1-4被淘汰。
也成了美國四大體育聯盟歷史上第一支以15連勝開局,卻最終連總決賽都進不去的球隊。
而勒布朗在騎士的11年里,季后賽5次碰到步行者,無論對面是保羅·喬治還是薩博尼斯,通殺,小比分20-13。
正如之前nbc評論的那樣
“你們總是看不起勒布朗連續八年進東決,但問題是當他(18年)離開后,東部甚至沒有一支球隊可以連續兩年打進總決賽。”
勒布朗在時,步行者之流如插標賣首,
勒布朗不在時,哈利伯頓都是一座大山。
這里不是為了吹噓“常務副GOAT”有多偉大,而是要說明一個簡單的事實:
如今nba競爭的慘烈程度,即便你是一支常規賽60勝的強隊,也很難在季后賽如履平地,更別說連續多年統治東(西)部了。
這支騎士是一支非常好的球隊,他們常規賽聯盟進攻第一,防守第八,不僅阿特金森當選最佳教練,莫布利也拿到了今年的最佳防守球員。
他們的陣容厚實,持球點多,內線還有莫布利和阿倫兩位頂級內線,無論是人員配置還是比賽表現,都應該是東部最有可能挑戰衛冕冠軍凱爾特人球隊。
有幾人能想到,曾經最無懸念的東決“騎凱大戰”,如今一個被淘汰,一個1-3落后+核心報銷呢?
季后賽不同于常規賽的地方,就是對手有更多的時間研究你的打法和陣容,之前可能是優勢的地方,很有可能打著打著就成了自己的短板。
今天騎士開場后順風順水一度領先19分,但到了第三節突然斷電,在9分44到2分41這近7分鐘時間里只拿了2分,被步行者轟出一波21-2完全逆轉了局勢。
在步行者的高壓之下,騎士這套看似厚實的陣容里只有米切爾和莫布利能站得住腳,其余的球員里加蘭被無限追打,阿倫全方位被特納壓制。
主教練阿特金森不停地在杰羅姆、亨特、斯特魯斯和白韋德之間做著輪轉,想湊出一套合適的決勝班底。
最后的結果是,把自己外加全隊都換暈了。
打到第四節最后,騎士留在場上的成了雙塔+三后衛(米切爾、杰羅姆、加蘭),外線三塊“肥肉”讓哈利伯頓都不好意思去錯位點名。
打誰不是打啊,哥仨都一樣。
這一場哈利伯頓,31分6板8助,騎士的外線防守愣是把并不以得分見長的“哈利波特”喂成了持球大核。
然后斯特魯斯換杰羅姆,亨特換加蘭想提升防守硬度,結果下一個回合就被防了個24秒。
阿特金森教練再變,杰羅姆歇了30秒再上替下阿倫打小球,進攻還是不行,沒辦法又把加蘭拿上來。
關鍵的這兩分鐘,本該是騎士連續換上追分的階段,卻被自己的換人搞暈了一分不得,錯失良機。
最后還是米切爾連中三分眼看要扳平,但內姆哈德再次追打加蘭完成2+1,然后米切爾上籃不中,反過來哈利造犯規兩罰全中,比賽蓋棺定論。
105-114,輸得不算多,但常規賽被廣為吹捧的騎士,這輪系列賽突然變得不會打關鍵球。
隊史第二的64勝賽季,就這樣稀里糊涂地結束了。
這本來就是米切爾+加蘭,莫布利+阿倫這套“雙鋒+雙衛”四全明星陣容最后的沖冠機會。
下賽季隨著莫布利結束新秀合同開始領高薪,球隊賬面上10個人的薪資總和就達到了2.19億,已經超過了第二土豪線。休賽期“降本增效”幾乎是必然的
你看,沒有勒布朗·詹姆斯,騎士老板也在花大錢啊。
其實,經過了2016年輝煌的老板吉爾伯特比誰都明白。作為球隊老板,他可以輕易地搭建起一套薪資超過兩億的超級陣容,甚至能夠在東部拿到第一。
但是他很難再得到一個30歲左右的勒布朗·詹姆斯,和一支能拿冠軍的班底。
勒布朗的2300萬(15-16賽季薪水)和加蘭的3600萬(本賽季薪水),完全就是兩碼事。
本賽季他們的經歷只不過是再一次印證了這一點而已。
騎士球迷們心心念念“沒有了勒布朗,我們能怎么怎么樣”,其實他們比誰都清楚,沒有勒布朗,他們啥也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