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西貴港5月14日電 (張廣權)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14日介紹,截至當天凌晨5時,中國重大水利工程——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以下簡稱“大藤峽工程”)累計輸送綠色電能突破200億千瓦時。經測算,相當于節約標準煤6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50萬噸。
作為中國國家水網重要骨干工程和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樞紐,大藤峽工程承載著防洪調度、通航保障、電力供給、應急補水和農業灌溉等多重使命。該項目不僅是紅水河10個水電梯級開發的收官之作,更標志著中國西南重要“清潔能源走廊”實現全線貫通。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鄧勛發介紹,大藤峽工程創新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8臺國內最大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160萬千瓦,機組年均設計發電量60.55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省標準煤逾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多萬噸。
自首臺機組并網發電以來,大藤峽水力發電廠已連續安全運行1844天,年度發電量實現“五連增”運行態勢。
隨著大藤峽工程全面投入運營,其構建的“清潔能源+生態調度”模式正持續釋放綜合效益。在保障區域電力供應穩定的同時,更可在每年枯水期向珠江三角洲實施應急補水,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同時可為廣西桂中地區120萬畝耕地提供灌溉保障。(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