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烹油的另一面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李東陽
報道 I 李東陽朋友圈
下一個面臨淘汰的新能源車企是誰?一直是輿論場以及市場上一種極其詭異的期待氛圍。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正欲與天公試比高,而另一方面,每個人都很清楚只有少數的車企能在激烈廝殺中站到最后。
如哪吒汽車,在不少消費者的心中已經被宣判期限了!
原因無外乎銷量下降、供應商圍堵總部、財務危機、現金流幾乎枯竭等,任意一條對車企都是致命的。
但如今,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貌似來了,5月13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為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為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圖源:封面新聞
看似有些奇怪,一家廣告公司為何要給汽車公司申請破產,但換個角度想一下,拖欠廣告費用往往反映企業日常運營現金流的緊張,這種流動性壓力比戰略性虧損更令人擔憂。
從這個角度來看,哪吒汽車或許真的挺不住了。
有這么一句話,謠言是遠遠領先的預言,科幻是科學的預言。
大多數情況下這當然是一句戲言,可總有倒霉蛋能現身說法滿足條件,哪吒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如哪吒汽車銷量“注水”、哪吒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拖欠供應商貨款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消費者對于哪吒汽車的不信任情緒。
以至于哪吒汽車的消息演變至今,輿論場懸而未決的只有何時淘汰的響應。
這一次,哪吒汽車果然又“向前邁了一步”,更不體面的是破產審查是由一個廣告公司來推動的。
之前說到過,新勢力虧錢造車不是什么秘密,如今也只有理想、廣汽埃安、賽力斯等少數企業實現全年或半年度扭虧為盈,而哪吒在2021年至2023年,已累計虧損183.73億元。
最為關鍵的不是虧損,而是沒有持續造血的能力。
圖源:微博@哪吒汽車
所以本次申請指向企業間應收賬款糾紛 —— 廣告商因長期未收到款項,選擇通過破產審查程序施壓。
畢竟哪吒汽車的虧損事實肉眼可見,這種情況下,廣告公司作為供應鏈末端的債權人,可能面臨回款無望的風險,轉而通過申請破產審查維護自身權益。
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如2024年12月,福石控股子公司迪思公關就曾起訴哪吒汽車拖欠 5355萬元公關服務費,并申請財產保全。
看到沒有,只有活下來的企業才有資格談體面,到了生存危機的哪一步,即便是看似非核心的廣告服務供應商,也有壓死人的作用。
這起事件還有一個更抓馬的視角,其折射出汽車行業對公司公司以及媒介公司的影響,因為不少公司的付款周期在半年到一年甚至更多,漫長的等待期間更有可能出現車企破產的慘劇,從而導致款項還不上,實在有些地獄笑話的色彩。
當然最終是否進入破產清算或重整程序,仍需法院進一步裁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哪吒汽車在市場上的信用將會進一步被壓縮,這對于一個懸崖邊緣的品牌是極為不利的。
哪吒汽車是否會止步于此,或許只一次要接近答案了!
在前時間經銷商逼宮之后,哪吒汽車其實是讓人看到一些曙光的。
如外界有傳言哪吒汽車要被豐田收購,雖然之后雙方都進行了辟謠,但這實際上是一條思路。
圖源:微博@新浪汽車
回望汽車行業發展歷史,沃爾沃、捷豹路虎、日產都有過遭遇危機被出售,轉而重新煥發生機的戲碼。
而且新能源業務是傳統車企正渴求的,所以這樣的收購機會應該是存在的,需要把握住。
前幾天還有一則新聞,A股公司埃夫特(SH688165)發布公告稱,經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主持調解及確認,公司與合眾新能源宜春分公司(以下簡稱宜春合眾)、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哪吒汽車母公司,以下簡稱合眾新能源)就剩余合同款項支付的相關事宜達成合意。
埃夫特發布的《民事調解書》顯示,宜春合眾、合眾新能源尚欠埃夫特設備款約4915.09萬元,宜春合眾、合眾新能源同意自2025年6月至2025年11月(共計6個月),于每月30日之前向埃夫特支付約819.18萬元,埃夫特自愿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這些協議的達成,意味著哪吒汽車在化解債務危機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面對債務危機,哪吒汽車并沒有坐以待斃。
在今年3月,組織了一場以“化債”為目的的供應商大會,之后哪吒汽車宣布與國內134家核心供應商達成總計超過20億元的債轉股協議。協議顯示,供應商70%的債權將轉化為合眾新能源的股權,剩余30%的債權則作為無息留債,以現金方式分期清償。
哪吒汽車是否出現了轉機還不能肯定,但走上自救這條路是個積極的信號。
其實在2025年,出現了不少遭遇產業寒冬的新勢力又再度“復活”的場景,如威馬攜2025年量產計劃強勢歸來,高合拿到10億美元戰略輸血,愛馳另辟蹊徑借殼登陸歐洲資本市場。
圖源:微博@東方財經
車企們從淘汰賽又打到復活賽,說明行業仍存在新的變量,即便是已經下臺的,也有重新站起來登上舞臺。
哪吒汽車同樣如此,快刀斬亂麻理清諸多煩心事當然是第一位的,之后需要仔細規劃一下如何卷土重來的問題。
畢竟,任何企業只要抓住技術紅利或卡位細分市場,均有可能起死回生。
當車圈進入淘汰賽,一個共識是:必須卷,但要卷得有價值。真正的“君子對決”應如圍棋——既分高下,也共同做大棋盤。
沒人會懷疑新能源橫掃市場的顛覆之勢,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2024年產銷量均突破1280萬輛,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新能源新車銷量占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率)達到40.9%。
但一片繁榮之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危險:
如最近一段時間,咱們看到了太多新能源的陣痛問題,智駕失靈、技術不成熟、虛假宣傳等,消耗著整個行業的信任。
必須慢下來,冷思考未來的發展之路,否則內卷到最后只會是沒有贏家的局面。
如今傳統車企逐漸失去了色彩,但即便錯過了全球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黃金窗口,它們仍然沒有放棄。
如本田和日產,渴望通過戰略重組亟需完成的發展目標,盡管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更重要的在于兩家傳統巨頭大破大立的決心和覺悟。
聯合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能夠使得日系車企共享相同的技術方法,提高資本配置的效率,縮減從管理、采購到生產研發各個環節的支出,同時在汽車軟件、內燃機技術等方面的聯合研發,還能提升研發效率,加快實用化的速度。
造車新勢力同樣如此,要知道,中國新能源汽車賽道有100多家企業,上市或擬上市的新能源汽車車型近400款,而當下真正得到市場認可的車企也不過10家左右。
隨著汽車行業越來越向頭部集中,一些弱小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出局的風險。
所以在未來,產業的重組、結構性的調整,集團化發展或許會是有效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說抱團取暖。
哪吒汽車的遭遇市場都看在眼里,只有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才有可能存活下去,尋求依靠、轉換思路不是件丟人的事情。
畢竟,像牲口一樣活下去,是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真實寫照。
現在,哪吒汽車真到了要放手一搏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