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尋求性能與成本的平衡,通用汽車(GM)正在加快下一代電池技術的布局。
(圖片來源:通用)
這家底特律汽車制造商近日宣布,已與合作伙伴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共同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動車電池單元,名為高錳鋰(LMR)電池,計劃最早于2028年應用于皮卡和全尺寸SUV車型。該技術將成為通用與LG合資企業Ultium Cells LLC推出的首款商業化棱柱形電池。
新電池將兼顧長續航與成本優勢
通用目前EV車型采用的是鎳錳鈷鋁(NMC)正極的“軟包”鋰電池。而LMR電池的特點在于:
主打高錳含量,因錳的價格低于鎳與鈷,可大幅降低電池材料成本;
采用棱柱形結構,更易組裝、部件更少、能量密度更高;
可在不犧牲續航的前提下降低整車成本。
“這項技術將讓電動皮卡實現超400英里(約644公里)續航,同時顯著壓縮成本。”
通用電池系統副總裁柯特·凱爾蒂(Kurt Kelty)表示,“它將成為電動卡車的一項變革性技術。”
LMR vs. LFP vs. 高鎳:三種電池戰略分層布局
Kelty補充稱,通用未來EV產品將根據車型定位和用戶需求采用不同電池技術組合:
LFP(磷酸鐵鋰):應用于小型、入門級EV,目標續航約350英里,價格親民;
高鎳體系:用于高性能/長續航EV,續航可達490英里,如雪佛蘭Silverado電動皮卡;
LMR電池:成本接近LFP,但能量密度高出33%,整車重量更輕,續航更遠,是面向主流中高端市場的理想方案。
這一戰略旨在通過差異化電池技術,實現“讓更多用戶買得起的長續航電動車”。
棱柱電池本地化提速,LG專利積累已超200項
目前,通用的EV電池全部采用軟包設計。Kelty表示,棱柱電池只需原有一半零部件,效率更高,并將率先在與三星SDI合資的新工廠(預計2027年投產)中投產。
據悉,LMR技術最早由通用在2015年啟動研發,2023年已完成1噸LMR正極材料的應用驗證,相當于約300塊大型棱柱電芯,累計測試里程超過150萬英里(約240萬公里)。
LG新能源自2010年以來已獲得200余項與該技術相關的專利。
高性能之外,也強調消費者選擇權
Kelty強調,通用未來將支持“一車多電”配置,允許消費者根據預算選擇不同續航和電池類型。“高鎳體系仍將保留,用于高端和高性能產品,但LMR可以覆蓋更大的主流市場。”
通用電池工程總監庫沙爾·納拉亞納斯瓦米(Kushal Narayanaswamy)表示,公司過去五年加快了LMR電池的工程開發,目前已進入成規模原型驗證階段。
通用預計,隨著更多LMR車型上市,其在電池成本、供應鏈本地化和整車效率方面的優勢將逐步顯現。
電動車市場需要“現實電池”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產業選擇。”市場研究公司Telemetry副總裁薩姆·阿布爾薩米德(Sam Abuelsamid)評價道,LMR電池在成本、續航與制造難度之間提供了理想折中,是對北美EV市場結構的深度回應。
當LFP主打經濟性、NMC主打高性能時,通用正通過LMR電池突破中端市場的天花板:不再追求極限,而是控制變量、提升整體競爭力。
如果目標是在皮卡、SUV這一北美主力段位以量制勝,LMR的推出,可能比續航數字本身更有意義。
(編譯:全球汽貿網 Ya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