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朱自清中學,有一間特別的教室:墻上掛著法治宣傳畫以及學生們的法治心愿單,桌上擺放著法律生日蛋糕,這里就是東海縣公安局精心打造的“法律生日教室”,一個讓法律知識變得可觸可感、生動有趣的特殊課堂。
“祝你生日快樂......”歡快的歌聲中,同學們戴上了生日皇冠。大家發現,與以往的生日會不同,這次的生日蛋糕上印著“刑法”的字樣。民警和青藍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為他們送上的生日禮物也很特別:一張寫滿14周歲法律責任的賀卡,一顆刻著“守法明理”的紅豆,還有一堂量身定制的法治課。
“同學們知道嗎?從今天起,你們就要為故意傷害等八類嚴重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了。”民警張英龍結合最近發生的校園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針對14歲的青少年,著重解讀刑事責任年齡及常見違法犯罪行為,通過以案說法等形式,強化其法律底線思維。臺下的學生們凝神靜聽,眼神中既有對法律威嚴的敬畏,也有獲取新知的渴望。
這項別出心裁的“法律生日”活動,始于2024年8月31日。通過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轉化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探索出一條普法教育的新路徑。
“我們前后修改了七次方案。”民警張英龍表示,“從最初的簡單宣講,到現在形成‘8+2’標準化流程,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8+2”標準化流程中,前八個環節包括佩戴生日皇冠、贈送法律賀卡、發放宣傳紅豆、主題法治宣講、合影留念、許愿簽名、分享蛋糕和安防體驗;后兩個延伸環節是撰寫“我的法律生日感悟”作文和參加月度“最美法治心愿”評選,優秀作文作者可獲得“警察小熊”獎勵。
與其他普法活動不同,“法律生日”最大的特點是“精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鎖定12歲、14歲、16歲、18歲四個關鍵年齡節點,為每個階段的學生定制不同的普法內容。翻開一本本“法治許愿簿”,同學們的留言讓人動容:“我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希望校園永遠沒有欺凌”“長大后我也想當警察”......據了解,開展活動以來,該校涉校矛盾糾紛大幅度下降。
“最讓我們欣慰的是學生的轉變。”朱自清中學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是‘要我學法’,現在是'我要學法'。有個曾經調皮的學生,在參加14歲法律生日后,主動報名成為了班級的‘法治宣傳員’。”
一時的堅持是嘗試,一直的堅持是深耕。如今,朱自清中學“法律生日”活動已累計開展200場,惠及學生4000多人。“我們不僅要送法進校園,更要把法治的種子種進孩子們心里。”東海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法治陽光下健康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點燃生日蠟燭,齊唱生日歌,在溫馨的氛圍中分享印有“刑法”字樣的主題蛋糕……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又一場法律生日會結束了。“這是我收到的最特別的生日禮物,也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我一定會好好把我的所學所想寫下來!”學生孫翔舜捧著蛋糕興奮地說。
同學們依依不舍地告別民警和志愿者,有人小心地收好法律賀卡,有人反復端詳著那顆刻著字的紅豆。這些溫暖的細節,正悄然訴說著法治信仰在年輕心靈中生根發芽的故事。
文/袁青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