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虧損高達7.77億元。
文丨創業最前線 ID:chuangyezuiqianxian
作者丨王亞靜 編輯 | 蛋總
“夢碎”A股之后,大醫集團又一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
4月28日,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醫集團)遞表港交所,中信建投國際、浦銀國際、民銀資本為聯席保薦人。
長期以來,大醫集團深耕放射治療領域。按照其說法,在中國,2024年每10臺售出的伽瑪放射外科產品中有7臺來自大醫品牌,集團在中國伽瑪放射外科醫療設備市場中排名第一。
即便頭頂“市場第一”的光環,仍抵擋不住大醫集團深陷虧損的現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虧損高達7.77億元。
就在大醫集團遞表港交所前3天,高瓴突然拋出轉讓部分股權的計劃。4月25日,高瓴旗下的上海匯育擬將149.12萬股股份轉讓予星辰輕承風,代價5000萬元。
高瓴透露出來的“緊急撤退”態度,或多或少會給大醫集團的上市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依賴兩款主要產品,累虧近8億
大醫集團創立于2011年,是一家提供創新放射外科解決方案的醫療器械企業。
IPO前,大醫集團的產品管線共有16條,其中8款產品已獲得上市批準,產品覆蓋腫瘤及非腫瘤(例如三叉神經痛、帕金森、AVM等)適應癥的放射外科治療體系。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不過,真正支撐起企業規模的只有兩款主打產品。其中,CybeRay是全球首個實時影像引導伽瑪放射外科系統,也是公司的核心產品。
除此之外,公司還有一款旗艦產品TaiChiRT Pro,這是全球首款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的X/伽瑪射線一體化放射治療系統。
招股書顯示,2023年和2024年,大醫集團實現收入2.61億元、2.64億元,其中由CybeRay及TaiChiRT Pro組成的TaiChi平臺解決方案分別貢獻了42.0%、60.6%收入。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這兩款產品也為大醫集團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地位。灼識咨詢數據顯示,按銷售額計,2024年,大醫集團在中國伽瑪放射外科醫療設備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占率為75.8%。
即便有如此強勢的產品加持,大醫集團依舊沒有走出虧損的困境。2023年和2024年,大醫集團分別虧損6978萬元、9457.2萬元。
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醫集團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累計虧損已經高達7.77億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其實,除了伽瑪放射外科設備這個細分領域之外,大醫集團的整體表現并不算十分突出。
例如,盈康生命全資子公司瑪西普同樣深耕放射治療領域,是一家伽瑪刀產品供應商。盈康生命在官網透露,瑪西普頭部伽瑪刀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
而大型醫療設備企業聯影醫療在2023年、2024年的營收均已超百億元、歸母凈利潤均超10億元,在規模效應和多元化布局上遙遙領先。
另據灼識咨詢數據,在2024年中國放療醫療設備市場中,大醫集團在境內企業中排名第二,市占率為4.7%,而境內排名第一的企業市占率已經達到14.9%,遠遠領先于大醫集團。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要知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企業都面臨著不進則退的殘酷挑戰。過去,大醫集團主要依靠CybeRay、TaiChiRT Pro“打天下”,但若想要進一步擴大版圖、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恐怕這兩款產品還遠遠不夠。
創始人已去世,劉海峰家族掌權
大醫集團能夠在放療設備領域崛起,背后少不了控股股東劉海峰的經驗加持。
劉海峰1983年畢業于蘭州大學,獲得了核物理學士學位。畢業之后,他加入中國核工部二六二廠,曾擔任中國第一座核電站反應堆芯安全監測系統項目負責人。
此后,他還曾擔任西安海通原子能應用研究所所長。直到2014年12月,劉海峰出任大醫集團的董事會主席。
不過,大醫集團的創始人并非劉海峰。2011年,顧偉航通過CMC創立了大醫集團前身大醫有限,注冊資本4000萬港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此后,顧家(顧偉航、陳佩蘭夫妻及兒子顧滔)認為產品研發的路線投資周期和風險均比較高,于是決定出售所持公司股權。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上交所版本)
不過,出面收購股權的人似乎不是劉海峰,而是他的女兒劉怡辰(Bona Lau),當時劉海峰還在西安三甲醫院長安醫院擔任董事。
大醫集團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劉怡辰曾在新西蘭讀書,并獲得了新西蘭國籍,而劉海峰擁有新西蘭長期或永久居留權。
按照約定,2016年,劉海峰家族計劃從顧家手中收購CMC母公司HHC100%股權,代價3300萬美元。
大醫集團明確,2016年4月進行一系列涉及CMC控股實體股權的交易后,劉怡辰拿下大醫集團全部控制權。
而這場交易存在前提條件,其中一項就是顧家要負責完成通過HHC收購Prowess。因此,這場收購分兩個階段進行,劉家先收購HHC51%股權;在HHC收購Prowess的控制權后,再收購HHC剩余49%股權。
據悉,Prowess是一家位于美國的放療領域軟件系統提供商,曾為西門子、新華醫療、東軟醫療等公司提供定制軟件服務。
在招股書中,大醫集團沒有提及需要顧家出面完成收購Prowess的原因,但「創業最前線」注意到,顧家在美國的放療設備市場有一定根基。
據了解,顧家因看好美國的放療市場,投資設立Akesis,在加州建設了工廠。Akesis還曾陸續引入多位曾在醫科達和瓦里安(編者按:放療設備三巨頭里的兩家)任職的資深人士。
頗為奇怪的是,在支付了HHC收購款3300萬美元之后,劉氏家族又追加了上千萬美元。
2018年10月,CMS、Akesis控股股東WEL(陳佩蘭控制)、HHC簽訂補充協議,約定HHC收購對價新增1200萬美元,總收購對價增加至4500萬美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上交所版本)
大醫集團曾明確,公司與Akesis是戰略合作伙伴。按照其說法,Akesis深諳美國放療市場,對產品在美國的上市許可申請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大醫集團的兩款主要產品CybeRay、TaiChiRT Pro在美國上市的時間均早于中國。除此之外,還有3款產品已經在美國上市。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然而,在此次遞表港交所的招股書中,大醫集團并沒有披露Akesis的具體信息。另外,大醫集團披露,顧偉航已經去世。
那么,大醫集團的產品能夠在美國獲批上市,是否是Akesis助力的結果?集團目前是否與Akesis還有合作?為何要對HHC追加上千萬美元收購款?劉氏家族與顧氏家族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利益關系?
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大醫集團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目前,劉海峰家族已經牢牢掌控住了大醫集團。
IPO前,劉海峰、劉怡辰、王斌(劉海峰妹夫)及一系列關聯公司,通過委托書、一致行動協議及表決權委托協議,共同有權行使約52.99%表決權。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在經營上,集團共有4位執行董事,其中三位分別是劉海峰、劉怡辰、劉怡辰配偶昝鵬。
其中,劉海峰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怡辰為副董事長兼資本運營中心總裁,昝鵬擔任首席產品官兼首席品牌官,家族成員在公司決策層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轉戰港交所,高瓴突拋轉股計劃
在奔向資本市場以前,大醫集團也曾備受資本青睞。
IPO前,集團共獲得7輪股權融資,總額為15.71億元。最后一輪融資后,大醫集團的投后估值達到51億元。
招股書顯示,投資大醫集團的投資方包括高瓴、方略、招商局創投、長春市財政局、西安市財政局、陜西省財政廳、廣發證券等一眾知名機構和國資。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直到真正沖刺上市之時,大醫集團的資本路不再一帆風順。
2021年6月,大醫集團提交在上交所科創板的上市申請,同年12月,就撤回了A股上市申請。對此,大醫集團給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A股整體審批程序及當時不利市況令上市時間表不明朗。
“夢碎”A股之后,大醫集團背后的投資方也坐不住了。
2023年,西安興和成及高端裝備基金將分別持有的56.52萬股股份及7.69萬股股份轉讓予海南醫諾,分別套現1635萬元、235.57萬元。其中,高端裝備基金是大醫集團首輪融資中進入的投資方。
2024年2月,祺睿投資將其持有的114.30萬股股份轉讓予星辰醫乘浪,套現3832.42萬元,直接清倉撤退。
祺睿投資撤退半年后,即2024年8月,劉海峰家族實控的西安同貴親自出馬,收購了中比基金及海富長江約76.20萬股股份及152.40萬股股份,代價分別為2768萬元、5536萬元,每股價格為36.33元,這是大醫集團IPO前所有股權轉讓、增資中單價最高的一次。
更重要的是,就在大醫集團沖刺港交所前夕,高瓴透露出了“緊急撤退”的信號。今年4月25日,高瓴旗下的上海匯育擬向星辰輕承風轉讓149.12萬股股份,總代價5000萬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創業最前線」梳理發現,高瓴是早期的投資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2020年,高瓴分別通過收購股權、認購新增注冊資本的方式入股大醫集團,累計耗資超2億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高瓴為何突然在大醫集團遞表前夕轉讓股權?是否對公司未來發展信心不足?劉海峰家族為何以高價收購投資方股權?是否是因為觸發了對賭協議?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大醫集團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在引入高瓴等投資方之時,劉海峰家族已經賺得一筆。2019年,劉海峰家族實控的大醫通匯及CMC向方略與高瓴等投資方合計轉讓2718萬元注冊資本,套現4.85億元。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如今,大醫集團上市的壓力也到了劉海峰家族的身上。一方面,多位投資方擁有贖回權,這催促著大醫集團奔赴資本市場;另一方面,集團亟待補充現金流,進而解決資金壓力。
截至2025年2月28日,除7317萬元的抵押存款之外,大醫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974萬元、短期銀行借款5147萬元,幾乎持平。
圖 / 大醫集團招股書
可以說,在投資方、現金流的雙重壓力下,大醫集團只能背水一戰。
(首圖來源:圖蟲)
你“在看”我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