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把自己的尊嚴交出去,
最后就只能祈求對方的良心。
01
殺豬盤無處不在,
哪怕是親兒子和父母之間。
02
最近,新西蘭的華人圈有個新聞,
在網上鬧得非常大。
一對中國夫婦和親生兒子撕破臉,
將其告上法庭。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王先生夫婦的獨子叫王鑫,
多年前,為了讓兒子“更有出息”,
花大錢培養他去新西蘭,
拼盡全力托舉,
最終兒子如愿在新西蘭定居。
為了讓兒子更好地生活,
老兩口賣掉國內的兩套房,
加上多年積蓄,
湊齊了44.7萬紐幣
(約合人民幣200萬元)
在新西蘭買了一套房,
他們把這套房登記在兒子名下。
王鑫信誓旦旦地說:
等父母來了,
就把房子過戶給他們,
老兩口美滋滋地
等著退休后共享天倫。
然而,
王鑫卻開始了他的騷操作。
他先是私自把房子出租,
每個月的租金都揣進自己口袋,
王先生夫婦完全蒙在鼓里。
嫌收租的錢不夠花,
王鑫又將房子抵押后再融資,
累計貸款了8.1萬紐幣,
當然這筆錢一毛也沒花到父母身上,
全用來供他自己花銷。
2018年,王先生夫婦來到新西蘭,
卻發現,自己買的房子住著租客,
自己只能和兒子兒媳擠在一起。
他們提出想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王鑫果斷拒絕了,
他說自己需要租金收入。
老兩口感覺很無奈,
耗盡畢生積蓄買的房住不進去,
在異國他鄉,他們竟無處落腳。
更令人寒心的是,
他們將畢生的錢都給了兒子,
沒有能力繼續讓兒子吸血,
即使免費在家里當保姆傭人用,
也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一年春節,
老兩口給孫子包了紅包,
卻遭到兒子憤怒的指責:
“太摳門了!
就這么點紅包,
你們真讓我丟臉!”
兒子副嘴臉實在惡心至極,
父母把一輩子的血汗錢給他時,
他沒有做聲,
父母買房署他的名時,
沒有說父母摳門,
現在沒錢繼續給他當血包了,
就嫌棄父母摳門了。
端起碗吃飯,
放下碗罵娘,
可真是個孝順的好兒子。
而更讓老兩口惱火的是,
兒媳常跟他們發生爭執,
兒子也不分青紅皂白怪父母。
一次爭吵后,
王鑫直接要求父母搬出去租房住,
至于搬去哪里,哪來的錢租房,
他根本不管。
一輩子為兒子付出,
到老了,
竟被兒子趕出家門。
03
“太狠心了!這就像斷了我們的退路。”
“我們把一生(的血汗錢)都給了你,
你這些年一直從中受益……”
“如果把微薄的退休金拿來租房,
一旦生病,
都不知道從哪里找錢治療。
到時候你們會給錢嗎?
肯定不會。”
憤怒不已的老兩口控訴著兒子狠心,
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喚醒他的良知,
卻沒想到,
一頭嗜血的怪獸,
是不可能有良知的,
就在今年3月,
王鑫直接掛牌出售父母這套房產,
他打得一手好算盤,
賣了房子變成了自己的錢,
那就跟父母毫無關系了。
至于父母晚年怎么過,
關他什么事?
當然這一切都是瞞著父母干的。
若不是聽到音信,
老兩口趕過來申請產權警示令,
房子恐怕已經賣出去去了。
異國他鄉為兒子傾其所有,
落得個無家可歸、
無人贍養的地步,
徹底寒心的王先生夫婦,
將兒子告上法院,
要求兒子歸還房子。
而王鑫貪婪的嘴臉,
此刻顯露無疑,
他不但拒絕交出鑰匙,
反而聲稱44.7萬紐幣是贈予,
甚至大言不慚地說,
國內賣掉的兩套房產里,
有一套是他的名字,
他還要反訴父母賣掉他的房子。
耗盡一生,
養出了一個這樣的無賴,
老兩口終于心灰意冷,
他們當庭表示:
任何有理性的老人,
都不會在活著的時候,
把全部積蓄送給兒女,
這無異于“經濟自殺”。
法官認同了這一說法,
最終,法院判決王鑫過戶房產,
還清抵押貸款,
并且歸還部分租金給父母。
04
這個案件看得我唏噓不已。
王先生夫婦做夢也想不到,
自己當牛做馬供養兒子一生,
老了卻被兒子背刺。
所有的積蓄差點被吞沒不說,
甚至差點流落街頭。
你把他當親兒子,
他把你當冤大頭。
你傾盡所有托舉他走出國門,
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
哪怕要喝你的血,割你的肉,
他也會毫不遲疑地動手,
誰叫你是他爹媽?
喝過幾年洋墨水,
就學會了兩面三刀那一套。
需要你時,
他就是傳統中國人,
買房娶妻生子要父母幫襯;
不需要你時,
就把你往邊上踹,
什么孝道、贍養都扔一邊。
當與寄予厚望的兒子
對簿公堂的那一刻,
不知道這對夫婦
是否后悔當初的選擇,
他們耗盡家財,
養出了一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05
想起了不久前,
震驚華人圈的報警抓母事件。
58歲的中國大媽,
年輕時努力工作賺錢,
將女兒送往美國留學、定居。
女兒成家后接連生了3個孩子,
想讓媽媽來給自己帶孩子。
可晚年還要遠渡重洋去帶孩子,
大媽不愿意。
女兒的自私在此顯露無疑,
她先是假裝讓媽媽過來旅游,
用旅游簽證將她騙到美國,
等人到了之后,
免費保姆就逃不掉了。
大媽不僅要看3個孩子,
還要給全家做一日三餐,
很多地方還要自掏腰包。
這哪是女兒,
這簡直就是地主周扒皮。
大媽每天累得精疲力盡,
長久的勞累和埋怨在心里積壓,
母女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某天在和女兒的爭吵中,
她大倒苦水,傾訴自己的辛苦。
而女兒不但不體恤她的辛苦,
反而罵她活該,
怒吼著叫她去死。
憤怒不已的大媽,
打了女兒幾個耳光。
而這是這幾個耳光,
打掉了女兒最后一絲人性,
女兒當即就打了報警電話,
要求警方將她銬走坐牢。
而被警方帶走的時候,
大媽憤怒地朝女兒叫到:
“這是我養活這么大的姑娘誒,
給我帶個金手鐲,
養你40年,還不如養條狗!”
她用半生托舉出的孩子,
僅用一個電話,
將她送進了牢房,
想想真是諷刺至極。
需要吸父母血的時候,
她是傳統的中國人思維,
需要被托舉;
與父母產生矛盾時,
她就是地道的美國人,
用法律的手段驅趕自己的母親。
大媽用盡半生,
養出了一個優秀的白眼狼。
06
類似的事情,
其實很多地方正在上演。
鳳凰網紀錄片《旅途》中,
記錄了一對85歲的退休教師夫婦。
他們辛勞一輩子,
將唯一的兒子托舉到國外定居,
而今因腦梗半身不遂,
生活無法自理時,
兒子卻從未回來照料過一天。
老人落寞地說:
“(兒子)已經是把父母扔了。”
上海一對教授夫婦,
奮力將三個兒女送往國外定居,
然而老之將至,
沒有任何一個兒女回來照顧探望,
他們孤獨地在養老院死去,
就連葬禮,
也是兒女們委托機構辦理,
他們僅在視頻中完成祭拜,
最終教授夫婦的遺產也都通過中介,
流向了三個子女手中。
父母耗盡半生,
將孩子送到更廣闊的世界,
可開了眼界的孩子們,
卻在見識了更好的條件后,
狠心拋下父母,
變成了一個個不忠不孝的白眼狼。
07
有句諺語叫: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絕大多數父母父母,
對兒女傾囊相授,
自己住逼仄的小房子,
也要省出錢給兒女付首付;
自己節衣縮食,
也要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
但予取予求的結果就是,
他們很可能將你的付出
當成理所當然。
當你需要他們拉一把的時候,
習慣了索取的兒女,
就很難反哺。
我見過太多父母,
將畢生積蓄給了孩子,
卻落得個晚景凄涼的下場;
拼盡全力托舉孩子,
卻養出了恩將仇報的孩子。
北京一位單親母親,
拼盡全力送兒子出國留學,
又把所有的積蓄370萬給兒子買房。
結果呢,
兒子結婚后拉黑媽媽3年,
還稱父母為兒女買房是風俗習慣。
去他的風俗!
如果這位媽媽現在手上有370萬,
兒子還敢拉黑她嗎?
正因為媽媽掏空了自己的一切,
再無利可圖,
兒子才敢這么做。
所以啊,
與其用全副身家賭兒女的良心,
不如一開始就不去試探幽暗的人性。
08
在網上有人問經濟學家郎咸平:
辛苦攢下100萬,
是要替兒子買婚房,
還是創業?
郎咸平說起了自己和兒子的例子。
他對二個兒子全力托舉,
把他送到日本、韓國去留學,
兒子談了個女朋友,
郎咸平并不是很同意,
但是兒子還是和她結婚。
結婚之后兒子沒有賺錢能力,
就住在郎咸平在上海的房子里。
有一次他去上海,
提前給兒子打電話,
說一起吃個飯,
兒子連面都沒跟他見,
就說自己要陪妻子和岳父母吃飯。
郎咸平無奈地說,
對孩子傾其所有,
卻養成了白眼狼。
而他更赤裸地說:
如果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子,
兒子不需要看我的臉色生活,
恐怕嘴臉比現在更現實。
他總結說:
為子女掏光積蓄,
是苦難的開端。
很多父母認為,
自己有100萬,
只要孩子需要就全力支持,
可當你把畢生心血都拿出去,
你的晚年怎么過?
在你需要依賴的時候,
你又憑什么覺得孩子會負責?
把十分為孩子付出的心,
分出三四分愛自己,
既是對自己的保障,
也是對兒女的一種約束。
09
曾看過一句話:
當你把自己的尊嚴交出去,
最后就只能祈求對方的良心。
當父母斷了自己的后路,
其實也是堵掉了親情的出口。
托舉孩子當然必要,
當我始終認為,
適當給予,不必掏空。
做好風控,保障自身。
建立邊界,互為支撐。
才能讓親情更為牢固。
人性的深淵不可凝視,
你要做的不是去考驗,
而是為自己留條后路。
守住底線不是冷漠,
而是給愛穿上鎧甲;
留有空間不是疏離,
而是讓親情保持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