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食療與現代營養學的研究領域中,桑葉雙瓜茶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對血糖代謝具有輔助調節作用。這一美譽的背后,是多種活性成分與人體代謝機制之間科學而精妙的相互作用。
成分協同,輔助“降糖”
桑葉雙瓜茶以桑葉、苦瓜和冬瓜為主要原料,三者相輔相成。部分配方中還會添加葛根、菊花等成分,以進一步增強其清熱平肝的功效。
桑葉的“雙向調節”機制
桑葉中含有1-脫氧野尻霉素(DNJ),這是一種強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夠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同時,桑葉多糖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形成“雙向調節”模式。
苦瓜的“植物胰島素”效應
苦瓜中的苦瓜皂苷(KAR)能夠模擬胰島素的作用,激活AMPK信號通路,促進肌肉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中國科學院的研究證實,苦瓜提取物可使胰島素抵抗模型小鼠的血糖降低,糖化血紅蛋白下降。
冬瓜的輔助降糖價值
冬瓜中的丙醇二酸能夠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從而減少血糖波動。此外,冬瓜的高鉀低鈉特性有助于維持電解質平衡,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
桑葉雙瓜茶的飲用方法
1.原料配比:建議使用干桑葉 3g、苦瓜片 3g 和冬瓜皮 2g(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每日干品總量應控制在 10g 以內,泡出的茶湯約為 300-500ml。
2.沖泡方法:使用 80-90℃ 的熱水沖泡,靜置 5 分鐘后即可飲用。
3.最佳飲用時間:建議在餐前 30 分鐘或餐后 1 小時飲用,每日飲用 1-2 次,總量不超過 500ml。
飲茶注意事項
1. 配伍禁忌: 避免與含金屬離子的藥物(如鐵劑、鈣劑)同時服用,以免影響其吸收效果。
2. 特殊人群: 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脾胃虛寒者應避免飲用,因為其寒性成分可能影響激素平衡或加重腹瀉癥狀。低血壓患者需謹慎使用,因桑葉具有輕微的降壓作用。
3. 藥物相互作用: 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時,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建議至少間隔2小時后再飲用。正在服用抗凝藥物或激素類藥物的人群,務必在使用前咨詢醫生。
4. 過敏風險: 對葫蘆科植物(如黃瓜、絲瓜)過敏者,可能出現皮疹或瘙癢等癥狀,首次飲用時建議先少量嘗試。
適宜人群
(1)糖耐量異常者:建議在餐后1小時飲用,配合飲食控制,有助于延緩病情發展。
(2)二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可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手段,但需密切監測血糖變化。
(3)胰島素抵抗人群:包括肥胖者及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飲用此茶可能有助于改善代謝指標。
藥 師 提 醒
這種“天然降糖方”的優勢在于其藥食同源的天然安全性,但需明確的是:它不能替代降糖藥物,也無法逆轉胰島功能的損傷。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飲用時應將其視為生活方式干預的一部分,并結合規律的運動和藥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飲用期間,建議定期監測血糖水平,觀察個體反應。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安薇
審稿專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中藥師 童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