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世上,每個人都有痛點。對我來說,痛點之一,就是考證。這個“痛”源自考大專文憑。上世紀九十年代,電視大學首次推出高中生不用考,直接進電大夜校讀大專的“寬進嚴出”政策,作為高中生的我便報名參加。
記得電大夜校開學第一課,老師說全班18個同學,能畢業的估計在9名之間。雖然大家都知道,當時成人學習電大文憑是最難考的,但沒有上過青天,又怎知道難于上青天呢?
第一次考試,老師給我們的復習范圍,是包括一本書的前言和后語。老師很實誠,說題目是全國電大出的,地方上押不準,只有全面復習。這次課后,就有4位同學“失蹤”了,就此再也沒有見過他們。而我呢,雖然每天背書背到頭昏腦漲,痛不欲生,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這些我至少能夠理解和應對。
最難的事,出現在“考證”第三年。那年,我已進入報社工作,達到領取初級職稱的工齡,但獨缺大專學歷。而令我卡殼的是,前兩年考試一帆風順的我,遇到了新增的計算機課程。計算機課是新興學科,電大讓我們文科生也要拿這門課的文憑。可是,我如果有這能力,我干嗎選文科呢?記得計算機考卷分為四大類,分別為“Windows”30分,“WPS”20分,“Foxbase”30分,還有就是填充簡答20分。由于“Foxbase”考的是數學思維,數學題做錯了,老師還能酌情給分,計算機上機操作,哪怕錯一個標點符號,也不可能通過。我自忖此生已無緣“Foxbase”,遂決定放棄,從70分起考。而為了拿下考卷上打字的20分滿分,不識漢語拼音的我只能學習五筆字型打字法。那段時間,我天天在單位沒日沒夜地學習電腦打字,并過渡到用電腦寫文章。
記得第一次計算機考試,我交卷后,當場批分,冷冰冰地吐出59分,連監考老師都大叫可惜,當場約定補考時間。第二次考罷,只有56分,又約了再次補考時間。當我第三次走進考場,此時,同班的8位同學已經拿到了大專畢業文憑,其他的同學則早已放棄,真是一語成讖。當第三次計算機考試我交卷后,這一次監考老師先叫起來:60分!連連說幸運后,老師告訴我,這次考不出,下次就要升級新題型了。走出考場,三年寒窗苦讀浮現眼前,甜酸苦辣咸交集心頭,我發下狠誓:從此不再踏入考場。
原標題:《十日談·人生的“證”明|趙竺安:此生不再進考場》
欄目編輯:史佳林 文字編輯:錢衛
來源:作者:趙竺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