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2年9月10日,團結網報道,曾經消失了144年之久的一種紫色的鳥類再次出現在了福建廈門。
一個物種消失50年基本就可以認定它已經滅絕了,然而這種鳥類卻在中國境內整整消失了140多年,它們的再次出現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而它們曾經甚至因為消失得太久,在國家準備整理歸納保護動物的時候,沒有被納入保護類。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鳥類呢?為什么會“消失”這么久呢?人們又要如何保護再次奇跡般出現的它們?
?—【·144年后再現·】—?
這種紫色的鳥類名字叫紫水雞,它們還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鳥”,在世界范圍內有比較廣泛的分布,但是比較罕見的,在我國前期記載的數量也很有限,一般只在西南地區有出現。
在19世紀60年代,中國首次發現了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有紫水雞的分布。
當時是一位英國人,分別在1866年和1868年,一共采集到了兩份紫水雞的標本,確認了它在我國東南的記錄。
這兩份標本都是在廈門發現的,于是廈門也被定為是紫水雞華南亞種的模式產地,但是自此之后,廈門就再也沒有過有關紫水雞的記錄,人們甚至懷疑它沒有出現過。
1955年,中國的一位鳥類學家在編寫有關中國鳥類的目錄的時候,甚至懷疑那位英國人采集到的紫水雞標本不是野生的,而是別人從外地帶來圈養的鳥。
此后也有不少專業或者非專業的觀鳥者曾經在廈門尋找過紫水雞的蹤跡,但是都無一有發現。
不過人們倒是在福建廈門附近的其他地方發現過紫水雞的蹤跡,那么就證明紫水雞華南亞種在這片地區是存在的。
144年后的一天,也就是在2012年的3月份,廈門的一位觀鳥愛好者無意間在杏林灣的一處待建工地上發現了紫色的鳥。
經過確認之后,人們發現這就是在廈門曾經出現過的紫水雞,這引起了整個鳥類研究界的關注,紛紛前去觀測這一難得一見的珍貴鳥類。
粗略的估計,在杏林灣濕地至少有十幾只紫水雞存在,這一消息令人們感到無比欣喜,但是它們的生存環境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
它們出現的這片地方是城市的一處正在建設的工地,附近還有挖沙的,這片濕地也正在吹填,周圍還有很多高樓。
這樣的環境對于紫水雞的生存是十分不利的,人們也希望能夠給這些鳥類提供一寸生存之地,而且在這里,還有起亞黑鳶、紅隼等其他保護鳥類。
不光如此,這里還有人在張網捕鳥,2012年3月26日,央視網報道,分布在杏林灣的紫水雞,已經有個別的野生個體受到了傷害。
有觀鳥者在這里發現,其中有一只紫水雞已經被困在了沼澤網上,難以掙脫,還有一只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經瘸了腿。
當地相關部門對于重新出現的紫水雞也十分關注,對此前往實地考察,并且為保護它們的棲息地和進行遷移保護提出了很多的方案。
之后更是在杏林灣打造出了一個特別的生態小島,上面種植著很多符合紫水雞棲息環境的水生植物,為它提供一個相對安穩的棲息地。
人們也一直在關注著紫水雞的生存現狀,在人們的保護之下,它們的種群也在不斷添新的成員,種群正在不斷壯大。
?——【·紫水雞·】——?
紫水雞是一種色彩絢麗卻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濕地鳥類,它那一身紫藍色光澤的羽毛、鮮紅的額甲和喙,以及靈巧的攀爬本領,使其在眾多水鳥中顯得尤為獨特。
紫水雞體長約38至50厘米,體重通常在500至900克之間,它的體態中等偏小,但整體顯得緊湊有力。
它最大特征之一就是那一身紫藍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羽毛,陽光下尤為醒目,喉部和臉頰常為淡灰藍色,而頸部和身體多數呈現紫藍或深藍色,隨著角度不同可顯現紫銅色或翠綠光澤,極具觀賞價值。
云南作為我國濕地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紫水雞的重要分布地,特別是劍川縣劍湖國家濕地公園,其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紫水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殖場所。
2021年2月17日,人民資訊報道,在劍湖保護區中,這里生活著1678只紫水雞,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紫水雞種群。
紫水雞是典型的濕地居民,常見于湖泊、沼澤、水田、池塘等水域邊緣地帶,尤其喜好水生植物繁茂、遮蔽性良好的環境,如蘆葦蕩、菖蒲叢等。
它們活動較為隱蔽,善于利用植被隱藏自己,稍有動靜即快速鉆入草叢中,因而早年在野外較難被人觀察。
紫水雞為雜食性鳥類,食物包括水生植物嫩芽、種子、莖葉,也會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如昆蟲、蝸牛、水生甲殼類,有時也會食用小魚或蛙卵。
它們尖銳的喙和強壯的腳趾使其能在水草叢中靈活取食,并且還具有極強的攻擊力。
與大多數涉禽不同,紫水雞腳趾特別修長,能很好地分擔體重,在漂浮植物上行走時不易下陷,同時具備一定的攀爬能力。
它們常被觀察到在蘆葦桿或菖蒲葉上來回行走,甚至攀上較高的莖稈筑巢,還在覓食和躲避天敵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紫水雞作為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其存在狀態是衡量濕地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保護紫水雞,也就等于在保護一整套完整的濕地生物鏈。
參考:
團結網《100多年后,廈門紫水雞已不再是傳說》,2022-9-10
央視網《消失144年紫水雞再現廈續:一只瘸腿一只被困》,2012-3-26
臺海網《廈門時隔144年再現紫水雞 杏林灣濕地應有十幾只》,2012-3-14
人民資訊《1678只!全國最大種群“最美水鳥”生活在大理》,2021-2-17
云南廣播電視臺《“紫霞仙子”的一雙大腳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2023-6-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