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印巴沖突只是維持幾天,并沒有像俄烏沖突那樣,曠日持久,影響深遠,但是意義深遠,尤其是巴基斯坦空戰中,背后驚鴻一瞥的中國軍事實力,讓西方世界大受震撼。
這不,印巴沖突結束,還沒有幾天,不僅中美經貿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一直想要和我國比肩的印度,也低下高昂的頭顱,開始有求于我國,這到底怎么回事?
據悉,日前印度駐華大使館對外證實,印度想要通過書面交涉與會談方式,與中國有關部門磋商鍺出口限制問題。
鑒于鍺被我國納入軍民兩用物項管制清單,限制出口,印度這個時候求上我國,毫無疑問,就是看到鍺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巨大的價值,想要快速發展印度芯片事業。
更往深處延伸來看,印巴空戰的結果,讓印度意識到與中國的發展差距,所以快馬加鞭,想要先我國一步,取得芯片半導體重大進展,進而再和我國分庭抗禮。
對此,不用多想,我國肯定不會給印度開綠燈,畢竟印度一直都是左右逢源,與美國等西方世界來往密切,還有一個潛在的大國夢,我國不可能將關鍵金屬優勢拱手送給印度。
事實上,此次印巴空戰的結果,是我國多年來通過“雄鷹”系列空軍聯演聯訓行動,協助巴軍方重構其超視距空戰的攻防戰術和技戰術方案,讓巴基斯坦一線空軍部隊熟悉在高強對抗環境中如何進行超視距空戰中主攻作戰編隊與佯攻編隊之間的配合,如何進行高信息量電子戰,背后的政治邏輯就是地域制衡。
試想,既然是地域制衡,我國又怎么可能將關鍵金屬絕對優勢讓印度拿去呢?畢竟中印邊境分歧至今還存在。
另外,此次印巴空戰,巴基斯坦空軍發言人對外承認巴軍存在一個明顯誤判,導致重大損失。
這個明顯誤判是,印度軍隊在第二階段作戰中,以短程彈道導彈、超音速巡航導彈和多型無人機為主戰兵器,其中導彈對巴軍防空系統起到明顯的消耗和干擾作用,導致至少一名梟龍戰機中隊飛行員在襲擊中陣亡,另有三名其他機型飛行員犧牲。
巴基斯坦此次誤判教訓,給我國提個醒,那就是,未來如果在臺海戰爭上,解放軍需要做好預案,防范多型號導彈加無人機,利用高中低空防空網的漏洞搞偷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