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93年,楊堅命楊素督建仁壽宮。公元595年,楊堅聽聞楊素建造仁壽宮時導致大量百姓傷亡,并把死尸全部都焚燒清除。因此而暴怒。楊素為此惴惴不安。但沒想到第二天楊堅召楊素進攻,獨孤皇后竟然給與了楊素嘉獎。而楊堅和獨孤皇后對楊素如此截然不同的態度,在背后有哪些政治考量呢?
《資治通鑒》原文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五年(乙卯,公元五九五年)
春,正月,壬戌,車駕頓齊州。庚午,為壇于泰山,柴燎祀天,以歲旱謝愆咎,禮如南郊;又親祀青帝壇。赦天下。
二月,丙辰,收天下兵器,敢私造者坐之;關中、緣邊不在其例。
三月,己未,至自東巡。
仁壽宮成。丁亥,上幸仁壽宮。時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楊素悉焚除之。上聞之,不悅。及至,見制度壯麗,大怒曰:“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素聞之,惶恐,慮獲譴,以告封德彝。曰:“公勿憂,俟皇后至,必有恩詔。”明日,上果召素入對,獨孤后勞之曰:“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盛飾此宮,豈非忠孝!”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素負貴恃才,多所凌侮;唯賞重德彝,每引之與論宰相職務,終日忘倦,因撫其床曰:“封郎必當據吾此座。”屢薦于帝,帝擢為內史舍人。
夏,四月,己丑朔,赦天下。
六月,戊子,詔鑿底柱。
庚寅,相州刺史豆盧通貢綾文布,命焚之于朝堂。
秋,七月,納言蘇威坐從祠太山不敬,免,俄而復位。上謂群臣曰:“世人言蘇威詐清,家累金玉,此妄言也。然其性狠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從己則悅,違之必怒,此其大病耳。”
戊寅,上至自仁壽宮。冬,十月,戊子,以吏部尚書韋世康為荊州總管。世康,洸之弟也,和靜謙恕,在吏部十馀年,時稱廉平。常有止足之志,謂子弟曰:“祿豈須多,防滿則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辭。”因懇乞骸骨。帝不許,使鎮荊州。時天下惟有四總管,并、揚、益、荊,以晉、秦、蜀三王及世康為之,當世以為榮。
十一月,辛酉,上幸溫湯。
十二月,戊子,敕:“盜邊糧一升已上,皆斬,仍籍沒其家。”
己丑,詔文武官以四考受代。
汴州刺史令狐熙來朝,考績為天下之最,賜帛三百匹,頒告天下。熙,整之子也。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五九六年)
春,正月,丁亥,以皇孫裕為平原王,筠為安成王,嶷為安平王,恪為襄城王,該為高陽王,韶為建安王,煚為潁川王,皆勇之子也。
夏,六月,甲午,初制工商不得仕進。
秋,八月,丙戌,詔:“決死罪者,三奏然后行刑。”
冬,十月,己丑,上幸長春宮;十一月,壬子,還長安。
黨項寇會州,詔發隴西兵討降之。
帝以光化公主妻吐谷渾可汗世伏;世伏上表請稱公主為天后,上不許。
《資治通鑒》譯文
十五年(乙卯,公元595年)
春季,正月壬戌(初三),隋文帝車駕停在齊州。庚午(十一日),在泰山上修起祭壇,焚燒柴火祭祀上天,由于去年出現了旱情,文帝就自陳過失,以向上天請罪,祭祀儀式和南郊大祀相同。隨后文帝又親自登壇祭祀青帝。又下令大赦天下。
二月丙辰(二十七日),隋文帝下令收繳天下兵器,民間敢有私自制造者問罪;關中和沿邊地區不在此例。
三月己未(初一),隋文帝結束東巡回到長安。
隋岐州仁壽宮修建完工。丁亥(二十九日),隋文帝駕幸仁壽宮。當時天氣暑熱,服役丁夫死者相連于道,楊素把死尸全部都焚燒清除,文帝聽說后,心中不高興。及至文帝來到仁壽宮,見宮殿結構雄偉壯麗,就怒沖沖地說:“楊素殫竭民力修建這座離宮,是為我結怨于天下百姓。”楊素聽說后,惶恐不安,預料將會受到譴責,就將文帝發怒之事告訴了土木監封德彝,封德彝說:“您不必擔憂,等皇后來到以后,陛下必定會有詔書贊揚您。”第二天,隋文帝果然召見楊素入宮談話,獨孤皇后慰勞楊素說:“你知道我們夫婦已老,沒有娛樂的地方,所以將這座宮殿裝修得如此華麗,這豈不正是你忠孝的表現!”于是賞賜給他錢一百萬,錦帛三千段。楊素仗著自己地位高貴,富有才氣,對公卿大臣常有凌侮,唯獨賞識器重封德彝,常邀他一起議論宰相的職務,暢談終日,不知疲倦,并手撫自己的坐床說:“封郎一定能坐上我的宰相座位。”楊素因此屢次向文帝推薦封德彝,文帝提拔封德彝為內史舍人。
夏季,四月己丑朔(初一),隋朝大赦天下。
六月戊子(初一),隋文帝下詔令鑿開黃河中的底柱山。
庚寅(初三),相州刺史豆盧通向朝廷進貢綾紋布,隋文帝下令在朝堂上予以焚毀。
秋季,七月,納言蘇威由于在隨從隋文帝祭祀泰山時犯了大不敬之罪,被免官,但很快就又恢復了職務。文帝對百官群臣說:“世人都說蘇威假裝清廉,實際上家中堆滿了金玉珍寶,這完全是一派胡言。但是蘇威秉性殘暴,為人處事不合適宜,求名的欲望太強,別人順從自己則皆大歡喜,不順從自己則惱羞成怒,這是他最大的缺點。”
戊寅(二十二日),隋文帝從仁壽宮回到長安。冬季,十月戊子(初三),隋朝任命吏部尚書韋世康為荊州總管。韋世康是韋洸的弟弟。他秉性溫和謙虛,前后主管吏部十余年,當時人都稱贊他清廉公正。他常懷有知足之樂,對子弟家人告誡說:“俸祿豈能越多越好,為防止多而招禍,應該抽身早退;年齡也不必等到衰老以后,有病便可以辭官歸養。”因此上表懇求告老退休。文帝不答應,派遣他出鎮荊州。當時全國只有四位總管,設在并、揚、益、荊四州,分別由晉王揚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和韋世康擔任,當時都認為這是很榮耀的事。
十一月辛酉(初七),隋文帝駕幸驪山溫泉。
十二月戊子(初四),隋文帝下敕書說:“凡是盜取邊疆軍糧一升以上,都要斬首,并且沒收全部家產。”
己丑(初五),隋文帝下詔令天下文武官吏要連考四年,決定升降。
汴州刺史令孤熙考滿入朝,由于他的政績為天下第一,所以隋文帝賜給他絹帛三百匹,并且將他的事跡布告天下。令孤熙是令孤整的兒子。
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
春季,正月丁亥(疑誤),隋朝冊封皇孫楊裕為平原王,楊筠為安城王,楊嶷為安平王,楊恪為襄城王,楊該為高陽王,楊韶為建安王,楊為潁川王,他們都是皇太子楊勇的兒子。
夏季,六月甲午(十三日),隋朝首次下制令工商業者不得做官。
秋季,八月丙戌(初六),隋文帝下詔書說:“判決死刑的罪犯,必須呈奏三次,然后才能行刑。”
冬季,十月己丑(初十),隋文帝駕幸同州長春宮;十一月壬子(初三),文帝回到長安。
黨項人侵犯會州,文帝下詔令調發隴西的軍隊討伐并降附了黨項族。
隋文帝將光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世伏,世伏上表請求稱呼公主為天后,文帝不答應。
關于這段的歷史解讀請參看本公號同期發布文章:
歡迎加入知識星球,一起探討感興趣的歷史教育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