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挖掘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經驗,助推山東產教深度融合及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由山東省教育廳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共同舉辦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活動將借鑒“高端智庫看山東”系列調研行成功舉辦的經驗,邀請高水平專家及媒體走進高職院校,深度調研把脈、精準建議施策,助力職業院校打造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樣板和標桿。2025年5月14日—15日,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走進臨沂科技職業學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5月14日,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專家團走進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專家實地走訪了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其亮點成果引起專家高度評價。該校智能制造系秉承“產業驅動,雙鏈融合,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包裝工程技術等9個高職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1個3+2貫通本科試點專業。
近年來,智能制造系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科研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與哈工大工業機器人集團、深圳爾必地智能技術公司、中國包裝協會等企業共建實訓基地,目前擁有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金屬材料檢測、安全技術仿真實訓中心等45個校內實訓室,初步形成了集教學、培訓、雙創、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共享型、開放式校內實訓平臺,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建設。先后與萊茵科斯特、菲尼克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深圳爾必地智能技術公司、奇瑞汽車、山東臨工、山東中瑞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共建3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為師生能力提升提供堅強的保障。
服務企業“智改數轉”,構建高水平專業群
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推臨沂產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系致力培養服務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基于臨沂市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鏈,形成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群,促進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等專業建設,培養工業設計與虛擬仿真、智能制造集成應用、工業數據采集、工業數字孿生等適應產業升級和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針對臨沂產業現狀,聚焦中小企業“智改數轉”過程中的痛點、堵點,為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與企業共建專業 把課堂搬進企業生產車間
因產而興、隨產而行設置包裝工程技術專業,專業建設之初緊密對接山東亞新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臨沂本地包裝企業,聯合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等行業協會及多家包裝企業,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7本。依據崗位技能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基于學生在校學習與在企實踐的時間差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并實施了三階段教學方法,第一學年25%的時間在企業學習,進行行業認知,了解專業設備及基本工藝流程,激發對軟包裝專業的學習興趣;第二學年50%的時間在企業學習,實現“真任務、真場景、真過程、真產品”的教學;第三學年100%的時間在企業學習,以最快的速度達到頂崗工作要求,學生畢業即是熟練工人。
協同創新產業賦能 打造科研服務團隊
以“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著力完善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臨沂市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市級平臺建設,推進山東省高端磨料磨具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創新服務基礎得到顯著提升。積極參與企業科研創新,累計完成各類省市級項目申報24項。其中,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綠色低碳汽油機缸體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工程項目“基于數字化設計協同的定制家居智能制造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工程項目“精密磨削用陶瓷結合劑CBN超硬磨具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臨沂市產學研合作專項“高等級公路路面側成型銑刨技術裝備開發與應用”以及橫向課題“陶瓷結合劑CA磨具開發與產業化”等5個項目獲批立項。
下一步,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智能制造系將堅持“以產業思維辦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緊貼產業需求,做實產教融合,為新工科插上科技翅膀,為企業注入智能的活力,努力培養融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閃電新聞記者 馮詩惠 韓彥兵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