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臧子青)最近天氣一熱,不少人都碰上一件煩心事:走在宿城區發展大道、中山路等路段,衣服上總莫名沾上黏糊糊的“油滴”,騎車從樹下過更是像淋了場“樹油雨”。其實,這是欒樹、重陽木、櫸樹等樹木遭了蚜蟲的殃,蟲子啃食樹葉留下的分泌物。
為解決這個難題,宿遷城市綠化的“守護者”們可沒閑著。5月13日,在市區諸多路段,園林養護人員正忙碌地為樹木噴灑藥物,進行病蟲害防治。
高大的樹木,傳統噴藥夠不著怎么辦?無人機閃亮登場!在宿城區世紀大道,養護人員一番操作后,無人機嗡嗡地在行道樹上空穿梭,均勻噴灑環保藥水。“以前爬梯子噴藥又危險又噴不勻,現在半小時就能搞定一條街。”園林養護工作負責人李彬說。窄道里,高射程打藥機也派上用場,全方位“淋浴式”噴灑,連葉子背面都不放過。
李彬介紹,針對蚜蟲繁殖快的特點,防治工作采取“上下結合、立體防控”的策略。在根部治理方面,養護人員對刺激性害蟲采用樹干注射藥劑的方式,精準消滅害蟲;上空則啟用無人機開展作業,操控無人機精準、高效噴灑環保藥劑;地面利用高射程打藥機,對葉面進行全方位噴灑,實現對蚜蟲的立體式消殺。為確保防治效果,養護人員需每隔一段時間開展一輪治理工作。
此前,養護人員還通過給樹木纏繞膠帶來進行蚜蟲防治。這種物理防治方法能有效阻斷蚜蟲爬行路徑,降低蟲口密度。同時,對2000余株樹木的病蟲枝、過密枝進行修剪,改善樹木通風透光條件,從源頭上減少蟲害發生。
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增強樹木的“抵抗力”。今年以來,養護人員給6000多株樹木施了20多噸有機肥,還仔細清理綠化帶、給樹坑松土。“就像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樹壯實了自然不容易生蟲。”宿遷市住建局園林處相關負責人臧玉純介紹,現在每天都有技術人員沿街巡查,發現蟲情馬上處理,市民也能通過“宿遷住建”微信公眾號隨手拍、隨時報,大家一起守護家門口的綠樹。
“之前騎車經過這里,衣服上老是沾到‘油滴’,現在經過防治,我們出行更舒心了,也能放心在樹下散步、騎車。”住在發展大道附近的市民王女士笑著說。接下來,宿遷市住建局將持續跟蹤防治效果,適時開展補防工作,并逐步推廣生物防治技術,構建綠色長效防控體系,為市民營造更加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