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司法創新賦能生態治理,打造“懲治+修復+預防”一體化生態法治屏障,讓綠色法槌成為護航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5月13日,上海首個法治化營商環境生態司法創新基地在漕河涇開發區揭牌,同期還設立了徐匯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基地及上鐵法院環境資源案件巡回審判點。
法治化營商環境生態司法創新基地由上鐵法院、徐匯區司法局、徐匯區生態環境局、漕河涇開發區聯合共建,旨在整合司法、行政與產業服務資源,通過建立包容審慎監管、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修復、巡回審判、綜合治理等機制,實施柔性執法,引導企業履行環保責任;加強綠色低碳技改抵扣賠償損失方式的推廣適用,助推困境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重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涉企環境爭議源頭治理,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徐匯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基地由上鐵法院、徐匯區檢察院、徐匯區生態環境局、漕河涇開發區協同打造。基地設立生態環境損害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推廣碳匯認購、勞務代償等替代修復模式,動員企業參與低碳實踐;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跟蹤、監督、執行等常態化管理機制,依法依規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涉及的生態修復在基地內開展。
環境資源案件巡回審判點設于徐匯區虹梅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上鐵法院將依托該平臺開展環境資源案件巡回審理,強化“以案釋法”功能,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示范引領效應。
原標題:《上海首個法治化營商環境生態司法創新基地在徐匯揭牌》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