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信詐騙后
正確做法是什么?
當然要第一時間報警求助
然而,有這樣一群人
在上當受騙后
自行在網上百度搜索
“被騙了怎么辦”
殊不知
詐騙分子也正好利用了這點
把受害人從一個坑騙進另一個坑
被騙后又遭遇“連環騙”
心塞了!
近日
在鹽城市亭湖區務工的
成女士(化名)
投資拼單做任務被騙3500元后
她便上網搜索解決辦法
“被騙了怎么辦”
結果又被騙第二次!
急于挽回損失的她
在騙子的花言巧語下
將個人信息及被騙經過
提供給所謂的
“國家反詐中心”官方舉報郵箱
隨后
一名自稱“反詐中心警官”的
騙子通過QQ聯系她
告知其被騙的錢可以追回
并先后以提供備案登記
創建受理群、系統對接等專業話術
誘導其掃碼轉賬
“配合調查”
并承諾一旦查明情況
連同被騙錢財將如數退還
思考片刻
挽損心切的她立即掃描二維碼
向對方轉賬4500余元
“配合調查”
原本以為被騙的錢可以追回來
但讓成女士沒想到的是
左等右等
卻始終沒有收到錢
她這才回過神來
急忙到鹽城市公安局
亭湖分局青墩派出所報警
目前
亭湖警方已對成女士
被詐騙案立案偵查
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套路解析
1.這類騙局是利用受害人真實的受騙經歷和急于追回被騙錢款的迫切心態,來實施“二次詐騙”。
2.由于受害人是主動搜索并尋求幫助,騙子更容易獲得受害人的信任。同時,受害人的精神狀態往往處于緊張、恐慌、自責之中,當騙子承諾能幫助其追回被騙錢財,受害人的警惕心和識別能力都難以識別騙子的精心偽裝,更容易上當受騙。
1.網上所謂的“律師”“網警”稱可以幫你追回被騙錢款的,都是騙子。
2.公安機關不會在網上辦案,不會讓任何人向任何賬戶轉賬,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向任何人要驗證碼。
3.大家要時刻謹記反詐“三不一多” 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專欄閱讀
來源丨江蘇警方編輯部 平安亭湖
編輯丨孫國杰
審核丨張可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