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5日訊(編輯 黃君芝)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由于疲軟的情緒數據暗示痛苦即將來臨,投資者已經做好了迎接2025年嚴峻前景的準備,但如果經濟衰退最終并沒有如預期發生,美國股市可能會出現兩位數的飆升。
該行強調,“軟數據”中包含的情緒與經濟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從歷史上看,如果對經濟的悲觀情緒最終沒有演變成一場真正的衰退,那就會引發股市的大幅上漲。
美銀的研究投資委員會在上述報告中寫道:“在過去的70年里,當ISM制造業和消費者調查大幅下滑但沒有出現衰退時,美國股市在隨后的12個月里平均上漲了17%,信貸增長了8%,超過了長期平均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美銀表示,標普500指數將漲至約6,900點。而且現如今,發生這種情況的條件已經成熟。
美銀提到,4月份,美國供應管理學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ISM Manufacturing PMI)連續第二個月收縮,跌至48.7%,這一數據表明,人們對制造業持悲觀看法。受訪者提到了高關稅的不確定性和令人擔憂的商業環境。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情緒也十分低迷。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在4月份暴跌,達到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預期調查(Expectations Survey)觸及2011年低點,發出了衰退即將來臨的明確信號。
但“軟數據”與“硬數據”產生了分歧。“硬數據”報告表現強勁,包括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較低、美元企穩、信貸息差收緊,以及工資增長。
“偏空調查與偏多事實之間的差距創歷史新高。”美銀寫道。
而且,就美銀分析師而言,他們并不認為經濟衰退正在形成。而自特朗普政府上周末與中國達成協議、緩和貿易摩擦以來,越來越多的預測者也持這種觀點。
美國第一季度GDP折合年率下降0.3%,遜于預期,創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新低。而在Q1數據疲軟之后,美銀押注第二季度將出現重大逆轉,GDP增長2%,理由包括貿易談判取得進展、政策轉向減稅和放松管制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