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工程投標報價中,匯率風險是一個關鍵且復雜的因素,精準測算匯率風險對項目的盈利與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我國 “走出去” 戰略的推進,眾多國內施工企業投身國際工程承包領域。但自 2005 年匯改以來,全球貨幣匯率波動劇烈。國際工程中,合同多采用東道國貨幣計價,而跨國采購常以美元結算,這就使得匯率風險成為國際工程風險分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固定總價合同下,承包商往往承擔著大部分匯率風險。
在測算匯率風險時,需先明確涉匯費用種類。非東道國采購,包括國內與第三國采購,常以美元結算,匯率波動影響大。例如,中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的項目,因東道國資源限制需從他國采購設備材料,這就涉及多種貨幣匯率波動分析。國內人員工資發放多為美元,人民幣升值會使國內人員實際收入縮水,導致其要求提高外幣工資,投標報價需考慮此因素。總部管理費按工程進度逐年上繳,人民幣升值時,總部會要求提高外幣上繳金額,其受匯率影響顯著。應上繳總部的預期利潤,在項目竣工后上繳,同樣需考慮匯率因素造成的本幣損失。此外,像 EPC 合同中向發達國家設計分包商支付設計費、向國內或第三國分包商支付分包費等,也可能涉及匯率風險,需全面梳理分析。
在投標報價編制階段,精確計算各項涉匯費用絕對值較難,可通過市場調查、報價結構分解,利用專家會議法或頭腦風暴法,估算各項涉匯費用占投標總價的權重。如進口材料設備采購,假設不含匯率風險的投標總報價為 100%,可算出材料設備采購涉匯部分占總報價的權重。同理,可算出國內人員工資、總部管理費等涉匯費用權重。再結合以往年度匯率變化,預測費用發生時可能的匯率跌幅,加權求取匯率風險對總報價的影響比例,與總報價相乘,即可得到應加在總價中用于彌補匯率損失的費用。只有科學合理地測算匯率風險,才能在國際工程投標報價中占據主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