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跌跌撞撞終于又重新回到3400點,指數雖然回來了,但很多個股還沒回來,
看3月20號A股3400點時,到現在只有29%的個股是新高的,有71%還被套牢中,
申銀萬國31個行業指數中只有6個指數回來了,其余25個則都被落下了,
其中表現第一的還得是靠托指數的銀行,從上一個3400到現在銀行又漲了4cm,才支撐了現在的3400,
話說這些年呈現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就是通縮情況下大A銀行股反而漲的飛起,這個和90年代日本銀行板塊表現最差,是截然相反的,
因此不得不說,盲目套用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未必有效,因為雙方內在規則制定和玩法都不一樣,
要知道換歐美趕上這種房產高位下跌3到5成的暴雷,怎么也算是小型CD危機了,銀行股絕對是一起裂開的,可實際結果卻是銀行板塊依舊活的好好的,背后的大佬功不可沒,
因為上有護體神功,下有壟斷地位,國內的銀行反倒成了有穩定股息的香餑餑(雖然業績也下滑了一些,但對比其他公司而言強太多),于是資金抱團后估值也是水漲船高,
相比之下日本的銀行可就沒那么好運了,通縮周期業績下滑以及慘烈的殺估值(早期日本銀行股估值很高),90年代后失去的二十年里股價普遍下跌了6-7成。
當然你不能說市場是傻子,市場確實很聰明,背后是制度運作的核心差異,至少在玩法改變之前,這些四大行們通過優勢維護自己的壟斷地位,依舊是沒有任何壓力,
……
另外,上證雖然還是那個萬年3400,但一些還不錯的策略指數并沒有停滯不前,比如15年上證3400至今沒有動,但中證紅利、紅利質量這些已經漲了接近一倍。
所以我這些年基于散戶七虧兩平一賺的結論,我一直說圍繞A股有一個基本認知,就是散戶投資者<純指數<優秀的smartbeta,
但smartbeta的兩大核心無非是紅利和質量,至于如何選擇,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比如認為經濟通縮將繼續,那么偏防守的紅利就會更強,如果覺得經濟有望迎來復蘇,那么偏進攻質量板塊就會更強,
當然也有兩者相對兼顧的,就是上次和你們說新版的紅利質量,確切的說,是“中證紅利質量(932315)”。通過選取50 只分紅穩定、股息率較高且盈利持續性較好的股票,搭配組合,構建一個股票池,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其中對現金分紅,ROE以及現金流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看成分股就更加明白了: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網
紅利質量里有中證紅利里目前沒有的茅臺、平安、神華、太保、格力、雙匯、公牛等,你會發現清一色都是偏穩健現金流的股票為主,其中段永平買入的神華和茅臺都在紅利質量成分里面,
而行業持倉,則更是極其的分散,沒有一個行業占比超過20%,而且有六個行業占比都超過了10%,幾乎每個行業都有所覆蓋,并沒有明顯的偏好性,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網
紅利質量并不像是中證紅利這種穩穩的慢爬,安心持有,而更多則是體現出對滬深300的伴隨關系,
由于這些年市場沒那么待見質量股,更抱團紅利股,所以實際上紅利質量過去兩年是比較難跑贏中證紅利的,
但投資嘛,一定要事先做好區分,中證紅利質量ETF(159209)我認為更適合用于作為整個A股全指的增強,因為相比之下,中證紅利ETF(515080)則是年年都以金融、能源為主要權重,
所以穩定性來說,中證紅利>中證紅利質量,但彈性來說,中證紅利質量>中證紅利。
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行情里,紅利質量單年度取得了36.7%的收益率,而中證紅利只有3%的收益率,但是22年下跌行情里,紅利質量為-5.5%,中證紅利只有-0.4%。
至于喜好哪一種,則看自己的偏愛風格了,做A股策略配置的時候,既要又要,分散持有,也沒有太大的毛病,但知道自己看好什么風格情況下該選什么,才是最為關鍵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